纳凉北窗下,景象有馀清。
林暝惟萤影,庭幽但竹声。
语阑惊坐久,露重觉衣轻。
不寐饶诗思,徘徊参斗横。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初秋夜坐》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所产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纳凉北窗下,景象有馀清。
林暝惟萤影,庭幽但竹声。
语阑惊坐久,露重觉衣轻。
不寐饶诗思,徘徊参斗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摹一个初秋夜晚的场景,展现了黄公度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慨。首先,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北窗下,享受微凉的秋风,感受着清幽的景象。他看到了林木已经沉入黑暗中,只有萤火虫的微弱光影点缀其中,庭院里传来竹叶的沙沙声,这些细微的景象和声音都在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和宁静。
接着,诗人在这个安静的夜晚里坐久了,思绪开始飘荡。他的思绪像是被打断了一般,诗人感到有点惊讶。他感受到了露水的沉重,却觉得自己的衣衫轻盈。这种感觉或许是因为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在这个时刻得到了宣泄和净化,使他的身心得到了一种轻松和解放。
最后,诗人坦言自己并没有入睡,而是被诗思所吸引。他的思绪和情感在心中纷繁交织,像是在围绕着北斗星一般旋转。这种徘徊和思考使诗人充满了灵感,也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内心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在静夜中思考人生和诗歌创作的情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敏感与热爱,同时也能引发对于内心世界和诗意的思考与共鸣。
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欲把一竿苕水上,鸥波千顷看秋云。
水澄熊白成壶酒,枫染猩红满路旗。坐待西风迎素月,青天笑我独诗痴。
宜秋门外喜参寻,豪竹哀丝发妙音。金爵日边栖壮丽,彩虹天际卧清深。已烦逸少书陈迹,更属相如赋上林。犹恨真人足官府,不如鱼鸟自飞沉。
如今推也,是子是贼,买帽相头,食鱼去骨。
诗见阳枋一。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