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无修证,入山何为。
法无去来,出山何之。
黄金屋宅草离离,天上人间说向谁。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出山相赞》是宋代释心月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探讨了修行者离开山林的动机和困惑,同时表达了对尘世中繁华喧嚣的迷惑和思考。
译文:
离开山林,有何所为。
法无去来,何处去之。
黄金屋宅草木茂盛,天地间的秘密向谁述说。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离山与出山的对比,探讨了修行者的境遇和迷思。诗人问道,一旦踏上修行之路,离开山林后应该去何处?修行之道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没有去和来的界限,这使修行者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境地。同时,诗人描绘了尘世中的繁华景象,黄金屋宅、茂盛的草木,然而,这些繁华背后的真相和意义却是如此的难以捉摸,不知道该向谁去倾诉。
赏析:
《出山相赞》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迷茫和困惑。通过对比山林与尘世的景象,诗人将修行者的选择置于反思和思考之中。诗中的黄金屋宅和茂盛的草木象征着世俗的繁华和纷扰,与修行者追求的清净和超脱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的提问表达了对尘世中虚幻和表面背后真实含义的怀疑,同时也反映了修行者内心的迷惑和对修行道路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词句传达出深邃的思考和哲理,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频年入梦此跻攀,骤觉平时气象还。吴客到应忘月观,淮乡胜不数平山。飞檐曲槛霄霏处,叠嶂横江几席间。见说能诗好宾主,风雷落笔每乘闲。
蜗庐四壁空,也过百年中。葑火朝供爨,芦绵夕御风。不憎穷有祟,自以放名翁。但恨村醪薄,衰颜只蹔红。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汲汲湖上叟,种瓜湖上园。晨夕自抱瓮,长此苍玉丸。所希烈日中,消彼行人袢。垂垂一月雨,平陆白浪翻。屋庐且已没,根蒂那复存。初心竟何如,天意吾奚言。
京城处处皆白花,风吹热泪撒万家。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
故国望不见,愁襟难暂开。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静少人同到,晴逢雁正来。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