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破幽树,草露生夕凉。
夏木纷已成,时禽暮归翔。
閒花自白红,无人领幽芳。
晚沐岸轻帻,披衣暂倘佯。
外徇志自局,理会言可忘。
俯仰婚宦初,未省离土疆。
那知天壤内,有地名魏塘,朅来岁再华,及此身方强。
岂但理茨栋,种树日望长。
分将百年身,送老湖海荒。
人生等如寓,何必还故乡。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初夏晚兴》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初夏的景象和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人生短暂、流转不息的主题。
译文:
微弱的月光透过幽深的树林,草上露水在夜晚中生出凉意。
夏天的树木已经茂盛,时候已晚,候鸟归巢在空中飞翔。
花朵自然地展示出纯白和红色,但无人赏识它们的幽香。
黄昏时分,我沐浴在江边微风中,披着衣裳暂时逍遥自得。
外界的名利追求自有其局限,理性思考时,言语能被忘却。
俯视和仰望中,婚姻和官场都是初涉的,还未省察故土的边境。
然而,谁能知晓天地间,有一个名为魏塘的地方,
数年之后再来这里,我已经变得更加坚强。
不仅修建茅屋,也种植树木,期望它们成长茂盛。
将自己的百年岁月分别,送给湖海和荒凉之地。
人生就像是寓所,何必再回故乡。
赏析:
《初夏晚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词以初夏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微弱的月光、树木茂盛和候鸟归巢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生生不息的律动。这种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人生的思考相结合,突出了人类在宏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常。
诗人通过描写花朵自然开放、却无人赏识的情景,抒发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遗憾。此外,诗人对外界名利的追求持一种淡然的态度,认为这些追求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理性思考和内心的宁静才是更重要的。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自己成长的自信。他描述了在魏塘修建茅屋、种植树木的场景,寓意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最后,作者以人生等同于一个寓所的观念,表达了对归乡的无所顾忌和对追求更广阔世界的向往。
《初夏晚兴》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思考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追求内心宁静和远大理想的呼唤。这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尽道三巴远,那无一纸书?衰迟自难记,不是故人疏。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
锦树分明上苑花。晴花宜日又宜霞。碧烟横处有人家。绿似鸭头松下水,白于鱼腹柳边沙。一溪云影雁飞斜。
庭静汲长孺,官师萧望之。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络纬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
莫讶马风厮*。人情且要和同。至於行步敢从容。踏地仍怀恐痛。无作无为妙用。常清常净真功。住行坐卧逐王风。岂敢心猿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