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空怀云水乡,涪江春浪接天长。
扁舟拟下巫阳去,不听巴猿已断肠。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春閒戏书三首》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作者身患疾病,却心怀故乡美景的情感。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闲暇时,我怀念着云水之乡,
在涪江春浪连绵不断延伸。
我心中筹划着乘扁舟去巫山,
但听到巴山猿鸣,已然伤断了我的肠。
诗词的译文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病中的作者对云水之乡的美景充满了思念,尤其是对涪江春浪连绵不断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春天的美好记忆和对生命的热爱。作者计划乘坐扁舟去巫山,但听到巴山猿鸣的声音,这种动听的自然声音引发了作者更深的思绪和情感,似乎在表达作者心灵受到了伤害和痛苦。
这首诗词展示了李新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传达给读者,同时通过对涪江春浪和巴山猿鸣的描绘,传递了自然界的美妙和生命的脆弱。诗词中蕴含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眷恋,使人们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也引发了读者对故乡和自然的思考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美景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猿鸣声的巧妙运用,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领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王土平平。正海息波澜,岳敛云烟。三景虚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诸天。有流霞洞焕,映黍珠、徐下空玄。绝形言。见千真拱极,万气朝元。当时鹤鸣夜半,感真符宝篆,特地清传。碧湛龙文,红凝龟篆,绛衣舞鬣蹁跹。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飞仙。已千年。亘灯灯续焰,光朗无边。
抹月涂风画有声,等闲人见也愁生。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芳草路多人去远,梅花春近鸟衔争。残更亡寐难同梦,为雨为云只自行。
祥符额赐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
昔趋魏公子,今事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黄沙扬暮霭,黑海起朝氛。独与君携手,行吟看白云。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对月无何添雅致。丛绿花黄偏有异。正是遇重阳,霜露冷、宜呈祥瑞。清香覆我如言志。害风来、且休攀视。应共到蓬莱,琼筵上、众仙颁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