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寒未报宫花发,风暖还催腊雪销。
欲识春来自何处,先从天上斗回杓。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后合五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皇后的喜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莺寒未报宫花发,
风暖还催腊雪销。
欲识春来自何处,
先从天上斗回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皇后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之情。首句"莺寒未报宫花发"意味着春天的莺鸟还没有报春,但宫中的花却已经开放。这一景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诗中提到"风暖还催腊雪销",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已经催化着残留的冬雪融化。这一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
诗的最后两句"欲识春来自何处,先从天上斗回杓",表达了对春天来临的好奇和追问。诗人暗示要从天上的斗和回杓中寻找春天的踪迹。这里的斗和回杓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春天来临的渴望和追寻。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皇后的喜悦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时间的象征性运用,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这首诗词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千峰万峰翠入门,一树两树啼断猿。山后山前鸠唤妇,舍南舍北竹生孙。烟迷洞口苔三径,风吼松梢月一痕。芍药未花春未老,客来到此倒芳樽。
九日强游登藻井,发稀那敢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壑铺。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结发为飞骑,相从霍冠军。征南诸将士,枯骨论功勋。
寒流一带槛前横,落日诸峰霞外明。水断新洲添五里,客寻旧路却重行。江车自转非人蹈,沙碓长舂彻夜鸣。畴昔稚桑今秃树,如何白发不教生。
笠泽多异竹,移之植后楹。一架三百本,绿沈森冥冥。圆紧珊瑚节,钐利翡翠翎。俨若青帝仗,矗如紫姑屏。槭槭微风度,漠漠轻霭生。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一玩九藏冷,再闻百骸醒。有根可以执,有pF可以馨。愿禀君子操,不敢先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