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鸡不饱亦知鸣,布被堆中又五更。
唤此枕边烟浪梦,杂然风外鼓钟声。
花笼宿雾方冲湿,窗识朝阳已弄明。
盥濯是身无始业,一炉香火向三清。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春晚》是宋代诗人郑刚中所作,描写了他在春夜中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鸡不饱亦知鸣,布被堆中又五更。
唤此枕边烟浪梦,杂然风外鼓钟声。
花笼宿雾方冲湿,窗识朝阳已弄明。
盥濯是身无始业,一炉香火向三清。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春夜中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寒鸡虽然不知道饥饿,但依然在鸣叫。在堆积的被子中,诗人已是五更天,他被夜晚的烟雾和梦境唤醒,听到了远处风中的钟声。雾气笼罩着房间,让里面的花朵变得潮湿,但是透过窗户,朝阳已经开始升起。在这样一个安静的时刻,诗人感悟到自己的人生,他认为洗手盥洗是一种无始的修行,而他的香火就向着三清神明的方向燃烧着。
赏析:
这首诗词描写了一个春夜的情境,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诗中写到的寒鸡,被子中的人,以及早晨的朝阳,都是诗人对生命的领悟。诗人认为,生命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修行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同时,他也通过向三清神明燃烧香火,表达了对信仰和精神生活的重视。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思想深邃,是一篇值得细品的佳作。
住,随风好去落谁家。”作忆柳曲修眉刷翠春痕聚。难翦愁来处。断丝无力绾韶华。也学落红流水、到天涯。那回错认章台下。却是阳关也。待将新恨趁杨花。不识相思一点、在谁家。
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熏时旋旋开。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关西又落木,心事复如何。岁月辞山久,秋霖入夜多。鸟从井口出,人自洛阳过。倚仗聊闲望,田家未剪禾。
撒手到家人不识,明朝更不分南北。逢场作戏弄孔魂,反指牛儿是弥勒。
袁弟豁达人,陈兄胸默士。平生少附丽,颇与同忧喜。迩来怪事发,谈笑不可拟。一为脱渊鱼,一为坠柯蚁。吁嗟其奈何。天运固如此。
倒尊掷帽愧新诗,后日欢游亦可追。自是东风多逸兴,不关南郡出游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