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纪看花瘴雾中,野园今日又东风。
人心有感时时别,春色无私处处同。
长笛一声诸曲尽,巨觥双饮百愁空。
风清水暖群鱼上,谁向荆溪占钓筒。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春野亭》是宋代诗人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对春天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二纪看花瘴雾中,
野园今日又东风。
人心有感时时别,
春色无私处处同。
长笛一声诸曲尽,
巨觥双饮百愁空。
风清水暖群鱼上,
谁向荆溪占钓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中花朵盛开的景象,但同时也有雾气弥漫。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瘴雾笼罩的感觉,可能暗喻了社会中的困扰和迷茫。
接着,诗人描述了野园中又一次吹来的东风。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带来了温暖和生机。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欢迎。
诗的第三、四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感受。人们的心灵在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时,时刻都在与春天分别,但春色却无私地存在于每一个角落。这里揭示了春天的普遍性和人们对春天的共同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长笛声和饮酒的场景。长笛一声,所有的曲调都结束了,巨觥中的酒消散了百种愁苦。这里展示了春天的欢乐和生活的喜悦,以及春天的力量能够抚平人们的痛苦和忧虑。
最后两句描绘了春天的风清水暖,群鱼纷纷跃出水面。诗人问道,谁来占据着荆溪的钓筒?这里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但也带有一丝探索和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感受,展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索,使诗词更具深意和内涵。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