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言未深切,聊可烛朦胧。
好辩若无益,庶以雷群聋。
群仙去已久,吾侪当嗣功。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见候》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空谈未能深入实质的情景,将辩论与无益进行了对比,以此表达了对言辞虚浮的批判。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群仙离去和后人肩负继承使命的思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空言未深切,聊可烛朦胧。
好辩若无益,庶以雷群聋。
群仙去已久,吾侪当嗣功。
诗意:
这首诗以辩论和空谈的对比,表达了对空洞辩论的批判。作者认为,光是辩论而缺乏实质的探讨,只会使问题变得模糊不清。与其纠缠于无用的争辩,不如通过实际行动来取得实质的成就。诗中还包含了对群仙离去和后人肩负继承使命的暗示,呼唤着当代人要继续前人的努力,以实际行动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空谈辩论的深思。诗人通过使用对比手法,将空言与烛光、好辩与雷声进行了对照,形象地表达了辩论的虚浮和无益。他呼唤读者要以实际行动来取得真正的成就,而不是陷入无谓的争辩之中。
诗中的群仙离去和后人继承使命的暗示,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它可以被解读为对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的思考,同时也是对后人在现实中肩负责任的鞭策。通过这种意境的营造,诗人激励人们要继承前人的努力,以实际行动来完成自己的使命,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空洞辩论的批判,并呼唤人们以实际行动来追求真正的成就。它在文化传承和责任担当方面也给予了读者深思。这首诗展示了陈普对于言辞与行动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后人的期望。
真个忆。花下雨声初息。猛记乌衣曾旧识。丁宁教去觅。春半峭寒犹力。泪滴两襟成迹。独倚危阑清昼寂。草长流翠碧。
淮南山色一千里,落水层城江更湍。何地江山有如许,与君聊趁雪中看。
堂上华颠泣欲枯,哭声那解到黄垆。千般欲解郄公意,难得嘉宾一箧书。
顽云不雨风称雄,扫花晚坐蓬莱宫。幅巾野服才相逢,华茵解下金线狨。人道青田双鹤、平舆二龙,笑揖群彦时一中。百寮之山直丛丛,回廊窈窕庭阴浓。园禽语变春事空,水花色静天机融。归来笑傲掀短篷,溪澄月白闻笙鸿。
泉石膏盲世欲忘,扁舟更遡寿湖光。也知他日持荷橐,不似闲时制芰裳。雨后尚馀新稻熟,风前偏觉荔枝香。人生有禄亲头白,万石何如宦本乡。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随意何当足甘旨,斑衣日戏慈颜悦。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能必分别。直须用和随处处,无徒潇洒送日月。嗟嗟世人泣岐路,东乡久哉吾计决。终当练马扶桑树,车行万里谁能遏。慷慨自奋歌此章,老去不知情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