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僧舍一柴扉,淡泊如君眼底稀。
山泽肯为仙骨瘦,襟怀自得遁身肥。
有诗盈帙遮空橐,无酒留宾办典衣。
一棹稽山风雪里,便应兴尽雪中归。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巖(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参军。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累迁监察御史。以劾郑清之,出爲江东提点刑狱。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宁国府。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年六十四,謚清献。有《清献集》十九卷。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集》(简称名贤集)。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花翁冬日三诗》是宋代诗人杜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悠然僧舍一柴扉,
淡泊如君眼底稀。
山泽肯为仙骨瘦,
襟怀自得遁身肥。
有诗盈帙遮空橐,
无酒留宾办典衣。
一棹稽山风雪里,
便应兴尽雪中归。
中文译文:
静谧的僧舍门扉悠然开启,
淡泊如同你眼底的稀薄。
山川湖泽宁愿为仙人消瘦,
胸怀自得,追求出世的宽裕。
满帙的诗文遮满了空空的橐篓,
没有酒来留宾客,只有整理典礼的衣衫。
一叶小舟在寒山风雪中停泊,
应当尽情畅游,然后归于雪的怀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僧舍和寒山风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杜范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首先,诗人以悠然的笔调形容僧舍的一道柴扉,寓意着一种清静宁和的心境。他把自己的生活态度比作淡泊的水墨画眼底的稀薄,表达了对名利和尘世繁华的淡漠态度。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山川湖泽愿意为仙人消瘦,表现出他对于追求道家思想中超脱尘世的追求。他以自得的襟怀来表达自己对出世境界的满足和追求。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寒山风雪为背景,描绘自己乘坐小舟在风雪中的归途。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一种领悟,他认为人生的欢愉和遗憾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结束,然后归于自然的怀抱中。
整首诗词运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对寒山风雪归途的描写,寄托了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领悟。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闲适恬淡之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学的一种典型表达方式。
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
烛影夺明月,钟声撞晓云。甆盘余柏子,倾作一炉焚。
谢客乘轺去,清和景物初。淮流宜映月,濠上好观鱼。吏事应微挠,吟情自有馀。偏州莫留滞,东观待繙书。
霁江浮春新水肥,粼粼鸭绿东风微。波心上下舴艋滑,钓车香饵卷落晖。纤鳞噞喁锦穿柳,半留卖钱半换酒。烂醉茅檐红杏家,折花簪发把两手。沙岸寻芳青骢嘶,弹丝吹竹挟蛾眉。笑指渔父何寂寞,渔父掉头号我自乐。
齐民让畔不争桑,和气横流岁自穰。君看三山百家聚,更无一陇有遗蝗。
淮天过尽入吴渠,兰亭晚日光疏疏。金桃傅粉好颜色,绿醽泛滟深车渠。觥巡屡卷明星出,花翘零落随衣裾。幺弦不动凝古意,春容浅破长眉舒。庭院帘帷一齐下,红蜡阴沈霜满瓦。鸡头软热七月终,举手分传玉盈把。席前碧瓮覆瑶浆,一秋愁泪风前洒。云中宝晕万重高,付与轻绡藏冰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