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建五季时,丹碧晃层累。
吾行半区中,钜丽莫与比。
想方营综时,霸心极雄侈。
但思穷耳目,宁论韵膏髓。
一朝陵谷变,飞电扫僭垒。
湘波日夜流,不洗争篡耻。
惟存浮屠居,愿力久未毁。
夕阳吊陈迹,危槛聊徒倚。
遥怜下界热,高处凉如水。
若非逼严钥,坐待钟声起。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慈氏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慈氏阁建造于五个季节,红色和蓝色的层次交替。我行走在其中一半的区域,它的壮丽无与伦比。想方设法地综合时代的变迁,追求霸气心思的奢华。然而,思考的深度已经枯竭,无法在韵律中表达精华。一旦陵谷发生变化,迅疾的闪电将扫除篡夺的垒堡。湘江波浪日夜流淌,洗净了篡夺的耻辱。只有这座浮屠居所存留,希望它的力量能够永远不毁。夕阳吊着旧日的痕迹,我只能靠在危险的栏杆上。远望下界的炎热,高处的凉爽如水。如果不是被逼紧的锁匙,我将坐等钟声的鸣响。
诗意和赏析:
《慈氏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建筑物,慈氏阁,以及作者在其中的思考和感受。诗中通过描写阁楼的建筑和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壮丽和奢华的赞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开始反思自己的思考能力的局限性,认识到思维的枯竭无法在韵律中表达深刻的意义。
诗的后半部分揭示了一种政治隐喻,描述了陵谷的变化和篡夺的垒堡被扫除的情景。这可以被解读为对社会政治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篡夺和不义行为的愤怒和厌恶。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他渴望自由,希望能够摆脱束缚,但同时也意识到自由是有限的。作者感叹下界的炎热,暗指俗世的纷扰和烦恼,而高处的凉爽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认识到等待时机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慈氏阁》这首诗词通过对建筑景色和思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壮丽和奢华的赞美,对不义行为的愤怒和对自由的渴望。通过隐喻和意象的使用,诗词传达了作者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触动,展现了他对自由和希望的追求。
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握内从夸弯似月,眼前还怕撇来风。只知击起穿雕镞,不解容和射鹄功。得病自从杯里后,至今形状怕相逢。
寻幽过桥去,松径入琳宫。竹摆风檐绿,榴残雨院红。黏碑多古籀,插架独参同。道士掀髯笑,诗联石鼎工。
此身饮罢无归处,心怀百忧伤千虑。天翻地覆谁得知,魏公垂泪嫁文姬。天涯憔悴身,托命於新人。念我出腹子,使我叹恨劳精神。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母子分离兮意难任,死生不相知兮何处寻。
巷南巷北秋月明,东家西家读书声。官闲出局各无事,冷落往往思同盟。出门相寻索一笑,亦或邂逅因俱行。黄中掀髯语激烈,韶美坚坐书纵横,子充清言喜置酒,赤梨绿柿相扶檠。寒灯耿耿地炉暖,宫门风顺闻疏更。故交一作霜叶散,外物已付秋毫轻。两穷相遭世果有,我与邹子俱南征。
车鱼鄮城馆,书画剡溪船。饭颗诗应瘦,灯花人未眠。空林带冰月,老屋架霜烟。寂寞凤栖叟,思君又一年。
洞中龙老不知年,荣隐先生稳著鞭。大袖长歌出天汉,信乎平地有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