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护绕城家,炎风盛际花。
漫天何所似,汉帜杂云霞。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刺桐》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刺桐花的盛开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尽心守护绕城的家,
炎热的风中花儿盛开。
满天之中有何可以相似,
汉帜与云霞交相辉映。
诗意:
这首诗以刺桐花盛开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热爱与珍视之情。作者将绕城的家比喻为花朵,用心守护着花的美丽。尽管环境恶劣,炎热的风吹过,但刺桐花依然绽放,以鲜艳的色彩点缀了整个城市。作者通过描绘这一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家园的无尽眷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刺桐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比喻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家园的热爱之情。刺桐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而绕城的家则象征着作者深深眷恋的地方。诗中描述了刺桐花在炎热的风中盛开的景象,以及花的美丽如何照亮整个城市。作者用"汉帜"和"云霞"来形容这种美丽,展示了花朵的色彩之丰富和绚烂。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家园的深情厚意,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刺桐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和对家园安宁的祈愿。
总的来说,《刺桐》这首诗以其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刺桐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深情厚意。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比喻,诗人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家园的美好与珍贵。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优美动人,更通过情感的抒发引发读者共鸣,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对家园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有所感悟。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溶溶春水漾琼瑶,两岸菰蒲长绿苗。几度踏青归去晚,却从灯火认红桥。
沉冥众所遗,咫尺绝佳期。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鸡声共邻巷,烛影隔茅茨。坐惜牛羊径,芳荪白露滋。
已满葵丘戌,民犹借一年。何曾拔薤本,亦不用蒲鞭。羡帑留修泮,公厨少起烟。今无采诗者,付与后人传。
青疏老瘦碧孱颜,杳杳深深万翠间。侍坐侍行仍侍立,雪松霜竹雨余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