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儿欲了事,事竟莫之了。
崇朝弄朱墨,校勘是与否。
徐观雁鹜行,大半落渠手。
败群虽已去,考牧未有道。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次许秀才韵二首》是宋代裘万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痴儿欲了事,
事竟莫之了。
崇朝弄朱墨,
校勘是与否。
徐观雁鹜行,
大半落渠手。
败群虽已去,
考牧未有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面对现实困境和价值观的迷茫。第一句表达了一个痴儿的渴望去完成一件事情,然而最终却未能如愿以偿。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自己或他人的一种无奈和失望感。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种现象,即崇尚权贵、沉迷政治权谋的朝代氛围。"弄朱墨"意指纸墨之事,可能暗指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而"校勘是与否"则可能指的是人们对历史文献的校勘,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真相和事实的质疑。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徐观(徐州观察使)观察雁鹜行的情景,雁鹜是指雁和鸭,雁鹜行是指雁和鸭的群体飞行。"大半落渠手"揭示了捕鸟的人并没有能够捕获所有的鸟,只是大部分的鸟儿逃脱了他们的追捕。这里可能是作者通过观察鸟儿的行为,来寓意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也常常不能如愿以偿。
最后两句可能指向了作者自己。"败群虽已去"表明作者与败群已经分道扬镳,脱离了一些不良环境和人群。"考牧未有道"则表达了作者仍未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或职业。这里的"考牧"暗指儒士的考试和牧官的职位,可能是指作者在官场上无法找到一席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困境和人生困惑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迷茫。它展现了宋代社会的政治斗争、权力欲望和人们对现实的疑惑,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错佛衣巾。未嫌满院油头臭,蹋破苔钱最恼人。
楚城巉绝控穷边,楚俗伤弓未帖然。一自并州烦李勣,不闻贵买渡江船。
塞上明妃马,江头渔父船。新雠谁共雪,旧梦不堪圆。遗恨常千古,浮生又一年。何时暮春者,还我浴沂天。
我昔择师友,所至多朋俦。道义自然合,如以胶漆投。一官既已得,势利寻戈矛。向者市道交,日亲成日讎。仅余山林士,共结方外游。一语不及俗,自是无悔尤。况乃生死事,同参无异谋。何暇及汝曹,惴惴性命忧。此间地步窄,椰子包山丘。三山妙僧杰,道眼宽处求。怜我本逐客,饥冻
人间无复动机心,挂了儒冠岁已深。惟有诗家风味在,一坛松月伴秋吟。
为家重墙垣,为民须货殖。扬户国北户,东南赖控扼。淮民鱼米余,百货仰殊域。用铜防外泄,用铁乃奇画。一利伏一弊,救弊要得策。持货贸官券,舍此莫衣食。钱货天下用,铁乃限南北。坐令两淮民,块处断留易。计铁取券直,十九收六七。朝贤爱淮民,此困盍矜恤。铜铁均国宝,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