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谷遗书那复有,向来一纸抵千金。
谁知悬腕与卧笔,如用大都留此心。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是宋代裘万顷创作的一组诗词。诗中描述了坡谷中遗留的一封书信,这封信虽然只是一纸之物,却具有无法估量的珍贵。诗人感慨万分,不禁思考着留下这份心意的人是谁,并称赞他们的才情和坚定的信念。
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松风阁韵十九首
坡谷遗书那复有,
向来一纸抵千金。
谁知悬腕与卧笔,
如用大都留此心。
诗意:
这坡谷中遗留的书信,竟然还存在吗?
一直以来,这纸之物就价值连城。
谁能想到,留下这份心意的人,
就像是在使用大都的才情留下了这封信。
赏析:
这首诗以坡谷中遗留的书信为题材,表现出诗人对这份信件的珍重之情。他对这份书信的价值表示惊讶,将其视为千金之宝。诗人对书信作者的身份和动机感到好奇,认为留下这份心意的人一定是具备非凡才情和坚定信念的人。诗中的"悬腕"和"卧笔"表达了作者对书信作者的赞赏,认为其笔墨之功非凡。最后两句"如用大都留此心"表达了作者对这份心意的感激和敬佩,认为这份心意就像是使用大都的才情留下的。整首诗表达了对书信价值的惊叹和对作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才情和真挚情感的崇敬之情。
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
烛影夺明月,钟声撞晓云。甆盘余柏子,倾作一炉焚。
谢客乘轺去,清和景物初。淮流宜映月,濠上好观鱼。吏事应微挠,吟情自有馀。偏州莫留滞,东观待繙书。
霁江浮春新水肥,粼粼鸭绿东风微。波心上下舴艋滑,钓车香饵卷落晖。纤鳞噞喁锦穿柳,半留卖钱半换酒。烂醉茅檐红杏家,折花簪发把两手。沙岸寻芳青骢嘶,弹丝吹竹挟蛾眉。笑指渔父何寂寞,渔父掉头号我自乐。
齐民让畔不争桑,和气横流岁自穰。君看三山百家聚,更无一陇有遗蝗。
淮天过尽入吴渠,兰亭晚日光疏疏。金桃傅粉好颜色,绿醽泛滟深车渠。觥巡屡卷明星出,花翘零落随衣裾。幺弦不动凝古意,春容浅破长眉舒。庭院帘帷一齐下,红蜡阴沈霜满瓦。鸡头软热七月终,举手分传玉盈把。席前碧瓮覆瑶浆,一秋愁泪风前洒。云中宝晕万重高,付与轻绡藏冰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