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魄经秋分外明,桂枝浓傍蕊渊清。
人寰散影千山白,愁绝村村砧杵鸣。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次韵蔡仲平察院中秋》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素魄经秋分外明,
桂枝浓傍蕊渊清。
人寰散影千山白,
愁绝村村砧杵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的景象。月亮洁白明亮,超越了一般秋分的明亮。浓郁的桂花靠近清澈的荷花,相互辉映。在这人间,月光散射在千山万水之上,使其变得苍白无色。在每个村庄,可以听到愁绪满怀的人们敲打砧杵的声音。
赏析:
1. 这首诗以中秋节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中秋节的美丽和寂寥之感。
2. 诗中的月亮被描绘为素魄,表达了它的洁白明亮,超越了一般秋分的明亮程度。
3. 描述桂花浓郁而清澈的荷花,通过对花香的描绘,增添了中秋节的浪漫气息。
4. 诗人运用"人寰散影"的意象,将月光散射在千山万水之上,使其变得苍白无色,表达了一种深邃而寂寥的情感。
5. 最后两句描述了村庄中愁绪满怀的人们敲打砧杵的声音,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营造了中秋节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中秋节的景象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可以感受到中秋节的美丽和寂寥,以及人们在此时的情感体验。
莫向天涯说故乡,人身不似雁随阳。黄花满手空佳节,千里有怀如雨肠。为许功名酬圣代,不须愁绪付瑶觞。男儿不是闺中物,生则桑弧射四方。
桃李漫山等俗流,诸杨汝是荔支俦。当时若贡长生殿,又得真妃笑点头。
方广即真华藏界,自他不隔一毫端。庞眉大士常相见,猛雨豪风漫作难。
单罗初试怯春风,金鸭香销翠被空。江燕低翻三寸黑,海棠微褪一分红。酒因睡浅酲难解,诗为愁多句未工。晴日渐长儿女懒,秋千闲在曲阑东。
枝封苍藓澹花疎,一种风流高更孤。试问约斋三百树,林中还有此枝无。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