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学违从众,名家最近天。
感时犹壮志,得句起衰年。
袁酒无何饮,陶琴不具弦。
平生挥翰手,几见绝韦编。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次韵晁无斁除日述怀》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学违从众,名家最近天。
感时犹壮志,得句起衰年。
袁酒无何饮,陶琴不具弦。
平生挥翰手,几见绝韦编。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陈师道对时代潮流和学术观念的反思与感慨。他认为当时的学术界追随众人,违背了真正的学术精神。他称赞那些真正有才华的名家,但认为他们的才华受到了现实的限制。尽管如此,他仍然对时代保持着强烈的感受力,并且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他提到了袁宏道和陶渊明,暗示他们的酒与琴都没有被充分利用,寓意着才华被埋没的遗憾。最后,他表达了自己一生挥毫写作的经历,认为自己的作品难以与古代伟大的文学作品相媲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陈师道对当时学术状况和自身创作的思考。他对世风的反思和对名家才情的赞美,体现了他对真正学术精神的追求。诗中的"感时犹壮志"表明他对时代的感知敏锐,并且仍然保持着对学术的热情和追求。袁酒和陶琴的提及,则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遗憾之情。最后,他以自己的写作经历作为总结,表明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坚持和努力,尽管自认不及古人,但仍然坚持挥毫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和个人创作的思考,通过对名家才情和自身写作经历的描摹,传达了对真正学术精神和才华表达的渴望,以及对时代局限和个人成就的反思。这首诗词在深入探讨学术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关系,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坚持。
朔风飕飕著古梅,寒枝冷落俟春回。可怜雪萼无人问,乞借阳和早放开。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今朝风物甚美,明日阴晴未知。夕阳无回照理,落花有上天时。
向来得秘藏,着意国风初。一字呕心出,十篇随手书。天成新句熟,月煅古人疎。长铩非君敌,区区恃棘锄。
种田不收一年事,取妇不著一生贫。风吹白日漫山去,老却郎时懊杀人。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