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榆荚半飞空,燕子衔来尽落红。
日与长安俱未远,可能提榼问东风。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这是宋代李新的诗词《次韵崔同年马上口占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花榆荚半飞空,
燕子衔来尽落红。
日与长安俱未远,
可能提榼问东风。
中文译文:
垂柳的花朵和榆树的果实在半空中飘扬,
燕子衔来的花瓣纷纷飘落。
太阳和长安城一样离这里并不遥远,
或许可以用水瓶问候来自东方的春风。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季节变迁的感叹和思考。诗人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飘落的柳花和榆荚,以及燕子飞舞的场景。他将这些自然景物与长安城、太阳和东风联系在一起,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景色中的细腻之美。作者运用柳花和榆荚的形象,表达了季节变迁的迅速和无常,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燕子衔来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繁华和美好,但它们转瞬即逝,飘落一地,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诗的后半部分提到长安城和东风,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诗人希望通过持水瓶问候东方的春风,传递对春天的期待和祝福。
这首诗展现了李新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他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境的构建,将读者带入了春天的氛围中,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流转不息的时光。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微妙的情感表达,向读者展示了李新的诗词才华。
顿悟修行道理,除情战睡敌魔。不贪名利少风波。懒散随缘且过。饥后寻街乞饭,饱时信步蹉跎。闲来古庙唱哩*。逍遥谁人似我。
春来涨水流而活,晓色西山势似行。玉洞主人经劫在,携竿步步就长生。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行年三十忆南游,稳驾沧溟万斛舟。常记早秋雷雨霁,柁师指点说流求。
独烹茶山茶,未对雪峰雪。须知千里间,只共一明月。陈家参玄天,道眼应一瞥。为语管城君,相从炽然说。
野艇归时蒲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江南旧日经行地,尽在于今醉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