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领意不须沽,六字持身已有余。
痴子未知天上乐,先生今解世间书。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次韵回山人赠沈东老二首》是宋代文人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杯领意不须沽,六字持身已有余。
这首诗以一种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诗意。"一杯领意不须沽"意味着只需一杯酒,就能领悟到诗人的意境。这里的"一杯"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饮酒之意,而"领意"则是指领悟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六字持身已有余"则表达了诗人在修身养性方面的自豪。"六字"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它是一种宗教上的咒语,代表着诗人对于修行的追求和达到了某种境界,使得其修身已经超过了一般人的程度。
痴子未知天上乐,先生今解世间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境界的思考和对于先生的赞叹。"痴子未知天上乐"意味着普通人对于超凡境界的美好并不了解,只有那些具有痴迷之心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天上的乐趣。而"先生今解世间书"则表示诗人对于先生(可能是指沈东老二)的敬佩和钦佩之情,认为先生已经解开了世间的种种疑问,对于世间的书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境界和修身的思考,以及对先生智慧的赞叹。它既有哲理性的思考,又有诗意的抒发,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通籍念无补,先庐获归休。所忻三载间,暇日从公游。城中十亩园,颇复依清流。渺渺送归雁,翩翩下轻鸥。驾言欲南鹜,踟蹰眷林丘。况且远晤言,公唱孰与酬。祖席近佳日,呼客仍我俦。相与千载思,谁复念此下。新诗更纡余,用以宽离忧。它年南阜约,剥啄时相求。
五老横峰,二林云衲,自古洞天。喷玉龙飞,下三峡水,望香炉日奄霭,如起非烟。有个真人,拨云峰下,宴坐修真不记年。明廷诏,看龙翔凤翥,宸制奎篇。君臣际会诚难。耸翠阁、频颁宝墨鲜。众妙门皆向,微言显启,两朝天德,甘涌神泉。道化承平,应稽升举,且向人间寻有缘。掀髯
灵空闻偈夜清净,雨里花枝朝暮开。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半岭松声樵客分,一溪春草鹿成群。采芝人人翠微去,丹宠石坛空白云。
自别频惊岁月迁,又来此地奉周旋。虽欣同会成三老,却恨相从未一年。君已促装行诣阙,我方投绂欲归田。须知出处从今异,一醉休辞拍酒船。
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