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复机锋对,真堪底里倾。
果能成伏老,时许唤殷兄。
可惜兹逢晚,相期不计程。
受恩凡两世,焉敢恝无情。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吕肖卿讲学三首》是宋代方回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然又展现出才能,真的令人佩服得不得了。果然可以成为伏生的助手,时机合适就可以召唤殷兄。可惜我们相逢的时间已经晚了,无法确定具体的相聚地点。我受到你的恩泽已经两世了,怎么能够忘恩负义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方回向吕肖卿致敬的作品,表达了对吕肖卿才华横溢的赞赏和对他成为伏生(指伏羲)的助手的期待。方回在诗中用“忽复机锋对,真堪底里倾”来形容吕肖卿的才能,意味着吕肖卿突然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令人深感佩服。他相信吕肖卿很有可能成为伏生的助手,因此表示希望能够时机合适地召唤他。然而,方回也感叹自己与吕肖卿相遇的时间太晚,无法确定具体的相聚地点,这种遗憾和无奈在诗中表达得很深刻。
最后两句“受恩凡两世,焉敢恝无情”,表达了方回对吕肖卿的感激之情。他说自己受到吕肖卿的恩泽已经两世了,因此怎么能够忘记这份恩情,对吕肖卿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整首诗抒发了方回对吕肖卿才华和人格魅力的赞叹,也流露出对友情和感恩的珍视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方回对吕肖卿的赞赏、期待和感激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士人重视友情和感恩的价值观,以及对才能和人格的崇敬。
注易笺诗解鲁论,一帆径度浴沂天。无端又被湘累唤,去看西川竞渡船。
贤哉东道世崇儒,爱子尤专择楷模。责望要须精举业,未应道义略唐虞。
农圃规模昔共论,云奎卜筑又逢君。眉庵寿老长随喜,好个抛梁伏愿文。
丝雨笼烟织晚晴。睡余春酒未全醒。翠钿轻脱隐香痕。生怕柳绵萦舞蝶,戏抛梅弹打啼莺。最难消遣是残春。
与君相从不知乐,别去悬知顿牢落。一旬两诗三附书,底事来音向人邈。知君去住良关意,养节忍穷非失计。如君岂得终布衣,会有高名耀斯世。我居正在千山底,落叶填门吹不起。薄醪纵有不敢醉,留待君来相料理。惠然过我今其时,篱下菊香惊早衰。南山石老有梅树,要君分韵共哦诗。
饮酒已输陶靖节,作诗犹爱邵尧夫。若论老子胸中事,除却溪山一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