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萼鳞皴不复坚,重重正似半开莲。
曾经樵舍砖炉见,未许邦君画合然。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枯萼鳞皴不复坚,
重重正似半开莲。
曾经樵舍砖炉见,
未许邦君画合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朵松花的形象。诗人观察到这朵松花,它的花瓣已经干枯、皱缩,不再坚固。花瓣叠叠重重,仿佛半开的莲花。诗人曾经在樵舍的砖炉旁看到过这样的松花,但它并没有被邦君画下来,只是留在了诗人的记忆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朵松花的形态和变化,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能力。诗人通过对松花的描写,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变幻无常的主题。松花的枯萎和花瓣皱缩,象征着岁月流转,一切都会逝去。而松花叠叠重重,又给人以希望和生机的感觉,正如半开的莲花,暗示着生命中的潜力和美好。诗人通过对松花的对比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提到自己在樵舍的砖炉旁见过这样的松花,但并未被邦君画下来。这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的无奈和遗憾之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点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松花的描写,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变幻无常的主题,以及对美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人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让读者在细腻而深刻的描写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脆弱。
珠自右,紫电入丹城。内养婴儿成赤象,时逢五转采阳精。火自水中生。烧鬼岳,紫电起峥嵘。随意嬉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海内埏埴遍,汉阴旌旆还。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树皆人尚爱,辕即吏曾攀。自惜两心合,相看双鬓斑。终期谢戎务,同隐凿龙山。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南墙钜竹拂青烟,正在空斋簿领前。欲向韩门借余润,乞将白璧种蓝田。
故人遗我酒,气味芳似清。置之屋壁间,兴至时一倾。银杯度一合,三釂已彻觥。既免戒沉湎,且无忧病酲。嵇阮愧令德,刘石无遐龄。荒狂有何乐,徒以酒自名。吾幸免困此,庶几尽平生。
带郭人烟少,通村径路微。水光浮栋宇,野色动窗扉。小树无重数,前山不合围。艰危邻虎窟,奔迫诡牛衣。白舫意何适,丹枫看即稀。西园小茅屋,知复几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