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头巷尾几夷齐,日为饥肠不肯西。
只愿天公多雨粟,便教米价贱如泥。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闵饥两绝》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巷头巷尾几夷齐,
日为饥肠不肯西。
只愿天公多雨粟,
便教米价贱如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人们在困苦的时刻所面对的饥饿和生计压力。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天公(指天神)的期望,希望他能降雨多给人们带来丰收的粮食,从而使米价低廉如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生活困难时的愿望。巷头巷尾的人们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饥肠辘辘的他们无法向西寻找解决的出路。诗人通过使用天公和雨粟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依赖和期望。他希望天公能多降雨,使得粮食丰收,米价贱如泥,这样人们就能轻松解决温饱问题。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人们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渴望得到丰收和安定。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示了洪咨夔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吁。
孤舟横岸水潺湲,野色天成一段闲。十数牧儿黄犊侧,两三钓叟白鸥间。丛丛烟树谁家市,浅浅云峦甚处山。风定浪平归路稳,更无魂梦到萧关。
知县女,个真真。年将二六乐天真。敢求乞,任求真。天赋性,慕修真。将来功满内全真。跨祥云,礼上真。
羁贫日弥甚,破屋秋夜长。数点星挂帐,五更霜落床。寒蜂刺双足,峭若婴剑铓。枯泣不为滴,惫噫总成章。自怜憔悴生,安得逢春阳。
狻猊对立香烟度,鸑鷟交飞组绣明。
谷旦休祥见,元朝氛祲开。日车扶晓出,斗柄斡春回。致理归廓庙,私忧尚草莱。太平岂无象,天意是胚胎。
今日重来坐暖霞,故人笑谓老年华。劫空别有壶春在,云对青山兴莫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