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钱塘周寺丞狱空》

网疏由世教。
讼息偶年丰。
圜土无留系,黎氓识变风。
时方还治古,令欲训民中。
宣布来千里,兴行自一同。
吏宁嗟画地,书亦简司空。
共对承平理,惟思尽至公。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次韵钱塘周寺丞狱空》是宋代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网疏由世教。
讼息偶年丰。
圜土无留系,黎氓识变风。
时方还治古,令欲训民中。
宣布来千里,兴行自一同。
吏宁嗟画地,书亦简司空。
共对承平理,惟思尽至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颂对时局和治理的思考和期望。诗中提到了网疏(指治理网罗纷繁的事务)是由于世教所致,讼纷之事有时得到平息,年景有时也会丰收。作者认为,治理应当如圜土般宽广,不留下束缚,使黎民能够认识到变幻莫测的风云。现在正是时候回归治理古道,让法令教化渗入民间。苏颂呼吁宣布法令,使得千里之内的人们都能受到教化,自发地行善。他认为官吏不应该只是悲叹于这个局面,而应该积极行动,书写简练的文书,来规范治理。最后,他希望能够共同思考承平时期的治理理念,以至公的态度来治理国家。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颂对社会治理和时局的思考。他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将治理比作圜土,表达了宽广而不束缚的治理理念。他关注讼纷问题的解决,以及农民的丰收,体现了他对社会稳定和民生幸福的关心。他强调了教化对于治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宣布法令和普及教育,让人们自发地行善。他对官吏的期望也很明确,希望他们不仅仅停留于悲叹,而是积极行动起来,书写简洁明了的文书,来规范治理。整首诗词表达了苏颂对于治理的理念和期望,以及他对社会和国家的关切。

  • 《赠别北客》

    君生游侠地,感激气何高。饮尽玉壶酒,赠留金错刀。雁关飞霰雪,鲸海落云涛。决去如征鸟,离心空自劳。

  • 《蜡梅三绝》

    孤芳移种自仙家,故着轻黄映日华。举世但知梅蕊白,不知还有蜡梅花。

  • 《送林德辅粹三山》

    匹雏力薄难轩轾,一鹗能高易挽推。屡见衮衣闻吉语,安知夹袋偶遗才。易云极困将亨矣,谚说平分有是哉。若饯古公烦问讯,蚤开翘馆筑金台。

  • 《南柯子 次韵卫立礼春街蹋月》

    门掩黄昏后,风销绛蜡时。行春小队夜参差。一曲仙音,飞上广寒枝。不访金钗客,空歌白*衣。画桥梅影散玻璃。月底婆娑,带得暗香归。

  • 《西津渡》

    掀天雪浪镇三边,亿万王师未必然。可惜大江如旧日,苦无人着祖生鞭。

  • 《题醉仙图》

    晋七贤欤,唐八仙欤。胸吞万古,气高九天。粪土轩冕,膏盲林泉。造性命之阃奥,眇文章之蹄筌。见李耳于树下,参伏羲于画前。爰养素于黄庭,亦存神于丹田。既万累之尽扫,惟一真之独全。生涯无他,糟丘酒船。画史游戏,醉态蹁跹。或相舁扶,或相攀牵。或袒而舞,或跣而眠。堂堂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