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摇百艇陆千车,多是淮南避地家。
黄纸赦来戎马去,儿歌妇笑总呦哑。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务观城西书事二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川摇百艇陆千车,
多是淮南避地家。
黄纸赦来戎马去,
儿歌妇笑总呦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时期的景象,讲述了一群逃离淮南地区的人们,他们乘船穿越波涛汹涌的江河,或者乘坐车辆穿越泥泞的道路,逃离家园来到了城西。他们的命运往往是不确定的,走投无路之下只能离开,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苦难也使得他们的儿童失去了欢乐歌唱的声音,妇女们也失去了欢笑的能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动荡时期的景象,通过描写逃离淮南地区的人们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同情之情。诗中所描绘的川流不息的船只和车辆,形象地表达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以及人们面对战乱和苦难时的无奈和无助。黄纸赦来的描写表明朝廷给予了一定的宽恕和帮助,但这并不能改变人们离乡背井的现实。最后两句"儿歌妇笑总呦哑"则显露出人们在战乱中失去了欢乐和笑声,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使得人们的心灵变得沉默和呆滞。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流离失所的画面,通过细腻而深刻的描写,唤起了人们对于战乱和人民苦难的共鸣。它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局势和人民的困境,展现了韩元吉对于人民遭受苦难的关切和对战乱带来的痛苦的体验。整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同情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有怀南涧老,月冷梦魂赊。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高云嗟缥缈,醉墨喜倾斜。明日秋风起,愁看菊蕊花。
眼底论人物,如君亦壮哉。作书犹乞米,造物不怜才。跋履妨诗笔,祛除近酒杯。飞尘栖剑室,归棹莫迟回。
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衔起带香泥。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