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归老岂嘉宾,喜见群材入选抡。
学变古今人得意,化行梁楚俗还醇。
士蒙余勇天同力,诗度清秋物再新。
勉作功名求善颂,径从平地据通津。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次韵杨内翰赠诸进士》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位官员归老,岂能称为贵宾?
喜欢看到众多才俊中有人被选中。
学识变幻,古今人都得意洋洋;
文化风尚转变,梁楚之地的俗气重新纯净。
士人们因天赋和努力获得成功,
他们的诗文在清秋中焕发新意。
我劝勉你们追求功名,用善行来歌颂,
直接从平坦的大地走向通津之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杨内翰赠送给其他的进士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们的赞美和鼓励。首句“一官归老岂嘉宾”言简意赅,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离职归隐的看法,认为他们已经不再是重要的人物。然而,作者却非常高兴地看到有许多才俊被选中,这是一种对新生力量的欣喜。
接下来,诗中讲述了学识的变迁和文化风尚的改变。作者认为,古代和现代的人们都因自己的学问而感到自豪和满足。文化的转变,尤其是梁楚地区的风俗变得纯净,回归了传统的美德和道德。
第三和第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们的赞赏,他们通过天赋和努力取得了成就,他们的诗文作品在秋天中焕发出新的魅力和生机。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这些士人们的劝勉。他鼓励他们通过善行来追求功名,用自己的行动来歌颂正义之道。最后一句“径从平地据通津”表示应该从平凡的起点开始,努力向成功之路前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们的赞美和鼓励,鼓励他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坚持善行和道义,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文化风尚的变迁和作者对传统美德的渴望。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一别于今又五年,关河风雨梦相牵。羡君老有惊人术,愧我贫无使鬼钱。淮雁南来斜作字,楚江东下直如弦。子云罢献《长杨赋》,头白归来草《太玄》。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
香罢宵薰,花孤昼赏。粉墙一丈愁千丈。多情春梦苦抛人,寻郎夜夜离罗幌。好句刊心,佳期束想。甫愁春到还愁往。消魂细柳一时垂,断肠
聚远楼头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由到,真是瑶台第一重。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况复周孔教,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