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寻芳也未迟,绕园红紫尚菲菲。
无心与物真皆可,有酒逢人劝莫违。
梦逐杨花无限思,身惭啼鸟不如归。
官居寂寞如僧舍,海燕怜贫故入扉。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赵至节推首夏》是一首宋代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夏时节寻找芳香也不算晚,
围绕花园,红色和紫色依然绚烂。
无论心思落在谁身上都真实,
有人邀请喝酒,不要拒绝。
梦境随着杨花飘荡,思绪无穷无尽,
自愧不如鸟儿归巢啼鸣。
官员的居所寂寞如僧舍,
海燕怜悯贫穷,因此进入门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苏辙通过描写花园里盛开的红色和紫色花朵,表达了初夏的美丽和芬芳。诗人认为寻找芳香的时机尚未错过,暗示人生中追求美好和享受生活的时机也不会晚。
诗中提到了心境与外物的真实性,表达了诗人对真实和自然的追求。他认为无论心思落在谁身上,只要真实,都是可以接受的。同时,诗人又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一种拒绝,有人邀请他喝酒,他劝人不要拒绝,暗示着他希望保持内心的纯真和淡泊。
接下来,诗人通过梦境随着杨花的飘荡来表达自己的思绪万千,自愧弗如鸟儿归巢啼鸣。这里的比喻意味着诗人对于自己的归属感和存在感的反思,感叹自己的无用与无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寂寞和对贫困的怜悯。官居寂寞如僧舍,海燕怜贫故入扉。诗人将官场比作寂寞的僧舍,暗示自己在其中的孤独和无奈。而海燕怜贫故入扉,则表达了诗人对贫穷和困苦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初夏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诗人传递了对美好、真实和纯净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回避和对贫困人民的同情。
是心如维斗,万物所取正。蒙之以微云,孤光更渊靓。
岭宿寒云薄,楼迎晓日斜。危檐排语雀,落木点啼鸦。佛鼓依山寺,炊烟隔岸家。移时收足坐,清兴会烟霞。
西谷有一士,荡然无所求。问君何为者,神闲道自休。上无求于帝,寿夭等浮沤。中无求于世,人呼任马牛。下无求于子,苟以嗣春秋。三者既无求,长歌何所忧。
陕府铁牛却知有,春秋几几成过咎。一身还作二如来,黑白不分辨香臭。
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滕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已无功业上凌烟,且泛扁舟逐计然。自喜兹游胜平日,不知今夕是何年。横空蝃蝀聊欹枕,满袖婵娟永共船。同社贤豪多载酒,坐添清兴浩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