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艺当如郢匠斤,家鸡野鹜漫分群。
山阴妙法羲传献,江左名声薄继欣。
竞作墨猪无健骨,谁知笔髓贵丰筋。
斯言举似秦谿后,三折君须子细分。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子都兄寄伯封论书》是宋代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绝艺当如郢匠斤,
家鸡野鹜漫分群。
山阴妙法羲传献,
江左名声薄继欣。
竞作墨猪无健骨,
谁知笔髓贵丰筋。
斯言举似秦谿后,
三折君须子细分。
诗词中文译文:
高超的技艺应当像郢匠的斤斧,
家中的鸡和野外的鹜自由地分群。
山阴传承着羲皇的妙法,
江左的声望却继续薄弱。
竞相创作的墨猪没有坚硬的骨骼,
谁知道笔的核心珍贵的是丰满的筋骨。
这样的言论举世罕见,就像秦谿之后,
在三番折断之中,君子应当仔细品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实而又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对才华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慨。首先,诗人通过比喻,将高超的技艺比作郢匠的斤斧,暗示了技艺的精湛和超凡的境界。接着,诗人引用家中的鸡和野外的鹜自由分群的景象,暗示了艺术的自由和天然的状态。
接下来,诗人提到山阴传承了羲皇的妙法,强调了传统文化的珍贵和继承的重要性。然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江左地区的名声薄弱,暗示了在当时的社会中,艺术家的声望并不高,他们的才华和作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赞赏。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墨猪的形象,暗示了当时创作的境况。墨猪没有坚硬的骨骼,指代创作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内在的支撑。然而,诗人指出,真正珍贵的是笔的髓质,也就是创作的内在力量和才华,这是需要被认可和重视的。
最后,诗人通过引用秦谿之后的言论,表达了对创作的深刻思考和认识。在三番折断之中,君子应当仔细品味,意味着创作需要经历困难和挫折,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诗人呼吁君子们要细致地分辨创作中的细微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探讨了艺术家的境遇和创作的困境,同时表达了对艺术家才华的赞美和对艺术的思考。
一再将书托置邮,渺然殊未亦湛浮。平生愿识才能见,别去于今岁又周。
河洛成冰候,关山欲雪天。寒灯随远梦,残历卷流年。杯共芳醪冻,簪依短发偏。毫釐九牛畔,头角两蜗前。冶外金休躍,山阿溜或穿。飘人谁怨瓦,使鬼尚须钱。招隐芝岩路,盟真玉笈篇。何当坐清颍,间洗世中缘。
维汉南有箕,垂象列三辰。长司簸扬职,糠秕居前尘。
风恼花枝不耐频,等闲飞落易愁人。殷勤最是章台柳,一树千条管带春。
靓妆艳服游川上,箫鼓声中俗自欢。寄语春风休用恶,恐教潭水起波澜。
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封内半为故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