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本三人,怀抱丧其一。
颀然仲与叔,耆老天所骘。
师心每独往,可否辄自必。
折足非所恨,所恨覆鼎实。
上赖吾君仁,议止海滨黜。
凄酸念母氏,此恨何时毕。
平生贤孟博,苟生不谓吉。
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
凄凉百年後,事付何人笔。
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子瞻寄贺生日》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弟兄本三人,怀抱丧其一。
颀然仲与叔,耆老天所骘。
师心每独往,可否辄自必。
折足非所恨,所恨覆鼎实。
上赖吾君仁,议止海滨黜。
凄酸念母氏,此恨何时毕。
平生贤孟博,苟生不谓吉。
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
凄凉百年后,事付何人笔。
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
中文译文:
弟兄原本有三人,现在只剩下两人。
仲和叔都已年老,是老天所安排的。
他们的志向常独自追求,能否实现却难以确定。
叹息自己残疾并不是所悔恨的,悔恨的是被推翻的功业。
多亏我君主的仁慈,才得以安享晚年,不被贬谪至海边。
悲伤地思念着已故的母亲,这种痛苦何时才能消散?
平生尽力学贤才,但如此生活并不算幸福。
如果天意允许,我将安度晚年在宁静的泉水旁。
百年之后,我将凄凉地离世,那时的事情将由谁来记录?
直到今日,只有兄弟才明白,我在生日上说这番话时是含泪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自己生命中的不幸遭遇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弟兄本三人"指的是苏辙和他的两个兄弟,然而,其中一位已经去世,只剩下苏辙和另一个兄弟。作者感叹兄弟之间的情谊和生活的不易,表达了对逝去的兄弟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了苏辙的身体残疾,他并不悔恨自己的残疾,而是悔恨自己未能完成早年的抱负和功业。他感激君主对他的仁慈,使他得以免除贬谪之苦,能够安享晚年。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苏辙思念已故的母亲,希望痛苦能够早日消散。他也反思自己一生的努力,并感叹生活并不如意。然而,他依然希望能够在平静的泉水旁过上晚年的生活。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辙的孤独感和对兄弟的依赖。他认为只有兄弟才能理解他的内心感受,所以在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希望能够向兄弟倾诉自己的心声。
整首诗抒发了苏辙对兄弟情谊、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的深情和对人生的反思。通过对自身命运和家庭关系的描绘,诗中融入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苏辙对生命的痛苦和对温暖的渴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君主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苏辙的忠诚和对社会变迁的关注。这首诗词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打动人心,展现了苏辙作为一位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体验。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溶溶春水漾琼瑶,两岸菰蒲长绿苗。几度踏青归去晚,却从灯火认红桥。
沉冥众所遗,咫尺绝佳期。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鸡声共邻巷,烛影隔茅茨。坐惜牛羊径,芳荪白露滋。
已满葵丘戌,民犹借一年。何曾拔薤本,亦不用蒲鞭。羡帑留修泮,公厨少起烟。今无采诗者,付与后人传。
青疏老瘦碧孱颜,杳杳深深万翠间。侍坐侍行仍侍立,雪松霜竹雨余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