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过天中,贪幽臭味同。
竹光延野碧,灯影染窗红。
听客谈时务,呼儿诵国风。
还思浮世事,到底是匆匆。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叶茵(宋代)
看月过天中,
贪幽臭味同。
竹光延野碧,
灯影染窗红。
听客谈时务,
呼儿诵国风。
还思浮世事,
到底是匆匆。
中文译文:
夜晚观赏月亮从天中过,
贪恋幽静与清香同在。
竹子的光芒延伸到青野,
灯光的影子染红窗户。
倾听客人谈论时事,
呼唤孩子吟诵国家的风尚。
依然思念着繁忙的世事,
到底是那么匆匆过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悟。诗人观赏月亮从天中升起,表达了对幽静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贪恋幽静和清香的心情相一致。描述了竹子的光芒延伸到广袤的青野上,窗户被灯光的影子染红,交织出静谧而温馨的夜晚氛围。
接着,诗人听取客人们谈论时事,呼唤孩子吟诵国家的风尚,表达了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关注。然而,诗人仍然思念着繁忙的世事,意识到时间匆匆流逝,生活的忙碌与短暂性。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相结合,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安逸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时代变迁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小桥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马踪。游子衣裳如铁冷,残星荒店野鸡啼。
我昔就学初,龆童齿未龀。严亲念痴狂,小艺诱愚钝。始时授章句,次第教篇韵。蒙泉企层澜,覆篑期九仞。十龄独侍行,千里赴朝觐。靡依心向吴,能事躬在浚。应门待宾客,睦族周分亲。虽免逃杖諐,犹虞裕蛊吝。十三从师友,群彦得亲近。箕裘袭素风,兰芷渐腴润。占毕自忘劳,攻坚
客亭移枕待残更,起趁邻鸡第二声。了了每添新悟解,营营无复旧心情。兴来命酒禁诗瘦,老去衰容怯镜明。况是杏花浓露晓,不应蒙被问春晴。
握手东冈雪满簪,後期惆怅老吴蚕。芳辰一笑真难值,暮齿相思岂久堪。他日杜诗传渭北,几时周宅对漳南。百年邂逅能多少,且可勤来共草庵。
谁云追信属酂侯,政为高皇意欲留。岁晚不疑云梦计,那知在业已兴刘。
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雾湿人衣。三湘二月春光早,莫逐狂风缭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