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张义立登九顶三绝·清音亭》

沤生沤灭负苓易,云生云来摩诘诗。
莫道赏音今古少,江山新亦受人知。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次张义立登九顶三绝·清音亭》

沤生沤灭负苓易,
云生云来摩诘诗。
莫道赏音今古少,
江山新亦受人知。

中文译文:
泥沙生生又消逝,负苓易变无常。
云雾升腾又降临,摩诘诗篇纷至。

别认为赏诗之人今古稀少,
新的江山也同样被人所知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洪咨夔所作,题为《次张义立登九顶三绝·清音亭》。整首诗以音乐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诗词创作的自信。

首两句“沤生沤灭负苓易,云生云来摩诘诗”,运用了比喻手法,暗喻音乐的曲调和氛围的变化。诗中的“沤”指的是泥沙,表示音乐的诞生和消逝,而“负苓”则指音乐的变幻无常。接着,诗人又以“云生云来”来描述音乐的律动,表达了音乐的起伏和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莫道赏音今古少,江山新亦受人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和对音乐的价值的肯定。作者反驳了那些认为赏识音乐的人稀少的观点,同时也表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在当时的社会中也受到了认可。

整首诗情感明朗,语言简练,通过音乐的隐喻,展示了作者对音乐的热情和对诗词创作的自信。同时,诗中也透露了作者对传统和创新的态度,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对社会认可的渴望。

  • 《用韵答宝叶》

    蒲团出定入玄微,尽是山间林下诗。安得远公陪一笑,朗吟同过虎溪时。

  • 《盛山十二诗·流杯渠》

    激曲萦飞箭,浮沟泛满卮。将来山太守,早向习家池。

  • 《赠曹延》

    混然天性本天成,何必拘泥守意城。识破鸢飞鱼跃事,自知万物不离诚。

  • 《寄张襄州》

    襄阳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四叶表闾唐尹氏,一门逃世汉庞公。故家遗俗应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遥忆习池寒夜月,几人谈笑伴诗翁。

  • 《送从弟赴上都》

    车骑秦城远,囊装楚客贫。月明思远道,诗罢诉何人。

  • 《有骥在野》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絷我于厩,乃不我驾。遇我不终,不如在野。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宁彼我伤,人不我顾?无子我忘。知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