枵腹贪书颇自强,年来得失正相当。
须知耳目尘埃尽,始见山林日月长。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仲氏韵》是宋代文人孙应时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知识的渴望和自我奋发的精神,以及通过沉浸于山林之间,远离尘埃世俗,感悟日月长久的境界。
诗词的中文译文:
枵腹贪书颇自强,
年来得失正相当。
须知耳目尘埃尽,
始见山林日月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省的口吻来描述作者对于求知的渴望。"枵腹贪书"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颇自强"则显示了他自我奋发的精神。这种贪求知识的态度与努力工作的成果相互平衡,"年来得失正相当",显示了作者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远离尘埃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以及在山林之间感悟日月长久的境界。"须知耳目尘埃尽"意味着当我们将精力集中于外物之上时,我们无法看到真正的美与价值。而当我们超越这些纷扰,沉浸于山林之间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日月变化的永恒之美。"始见山林日月长"表达了作者通过与大自然相互交融,最终开启了对于时间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知识追求和心灵追寻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于内心平静和超越时空的渴望。它呼唤人们关注内在的价值,超越物质的追逐,去追寻那些真正持久和美好的事物。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的珍视和对自我奋斗的坚定信念。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南国松楸旧,东湖水石凉。
人物今能几,公才谁不如。时情容见嫉,天意亦成虚。千载格心学,平生流涕书。一言终不吐,寒日闭幽墟。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万仞崖头自放身,始知花发不干春。更从个裹寻枝叶,笑倒当年树下人。
四山昏昏如泼墨,行人对面不相觌。凄乎太阴布肃杀,暗然混沌未开辟。千丈拿空蛰龙起,一声破柱春雷疾。我疑人间瓠子决,或是天上银河溢。异哉烟霏变态中,山川墟市明历历。茅寮竹寺互掩映,疏舂残磬渺愁寂。叟提鱼出寒裂面,童叱牛归泥没膝。羊肠峻坂去天尺,驴饥仆瘦行安适。
燕子芹干,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重门静,一帘疏雨,消尽水沈香。把当年团扇,恩情犹在,未是相忘。笑衰公鬓发,早已苍苍。说与乘鸾彩女,看世间、多少炎凉。都休怨,百年一梦,且共醉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