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翠壁泻琮琤,洞府犹传鬼谷名。
幸有六经堪送老,不思唇舌慕从横。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从德麟自中卢游灵记事》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溪翠壁泻琮琤,
洞府犹传鬼谷名。
幸有六经堪送老,
不思唇舌慕从横。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德麟那里得到的灵感和启示。诗人以青溪、翠壁、琮琤等形象描绘了灵感涌现的景象,这些景象源于德麟的洞府,传承了鬼谷的名声。幸好有经书的指导,能够陪伴诗人度过晚年,使他不再追求虚名和权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文化传承,抒发了诗人对德麟的敬仰和对经书的倚重之情。青溪、翠壁、琮琤等描绘出了灵感的宏伟和神秘感,洞府和鬼谷名声的传承则象征着古代文化的传统和智慧。诗人感慨自己有幸拥有六经的指导,使他能够在晚年安度,不再追逐名利,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追求真理。整首诗抒发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传统智慧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崇尚清静和内心世界的态度。
眼中三十年来泪,一望南云一度垂。惭愧临淮李常侍,远教形影暂相随。
疾眺若幻术,常笑虱缝拘。动致磨齿牙,害止搔皮肤。纖芥何足云,有人饲于菟。
冷浆庭巷四时秋,巧拙时情不解谋。远客病容诗共瘦,故乡野水泪通流。稍辜破镜刀头约,尽失苍蝇骥尾游。他日江湖看生计,鸭头春浪一扁舟。
国家有祸源,王氏变新法。元佑壅其流,旧防无敢越。逮至崇宁初,阴霾蔽日月。溃彼千仞堤,横波不可遏。求言奸臣计,正欲阱豪杰。君时亦抗章,痛哭深论列。禁锢二十秋,著书忧愈切。缅观前日事,一一符君说。朝廷思大用,铜虎初旌别。使者复何心,吹毛听媒糵。皇天不慭遗,山梁
[太簇为徽一奏]礼崇官祀,备物芳诚。昭格穹昊,明德惟声。风马云车,肸乡居歆。申锡地疆,麦我思成。
讲馀多滞疾,林下掩重扉。度日人稀到,残阳鸟独归。山光来有势,云影去何依。世态那堪说,唯君念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