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高低跨碧空,鳞鳞群树亚山风。
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
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
登临不起河山念,今日中原有谢公。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从刘待制游中梁山寺》是宋代张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梁山寺的景色为主题,通过鲜明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楼阁高低跨碧空,
鳞鳞群树亚山风。
沧江东去流天外,
秦岫西来绕汉中。
野旷自然伤远目,
天高聊复送飞鸿。
登临不起河山念,
今日中原有谢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楼阁高低跨碧空”,通过描绘高耸的楼阁伸入碧蓝的天空,展示了梁山寺的壮丽景色。作者用“鳞鳞群树亚山风”来形容寺庙周围的树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宏伟。沧江奔流东去,似乎流出了天外,而秦岭则从西方绕过汉中地区,给人以广阔的视野和历史的感慨。
下一句“野旷自然伤远目,天高聊复送飞鸿”,表达了作者在登临之际所感受到的苍茫和高远。广袤的野地使人感到遥远,而高远的天空给人以无边的遐想。诗人在此刻,不禁想起了飞鸿的身影,仿佛鸿鸟在天空中的翱翔,与自己的思绪相伴。
最后两句“登临不起河山念,今日中原有谢公”表达了作者在观赏美景的同时,也回忆起了历史人物谢安公。这里的“登临不起河山念”意味着在远观河山之际,不禁让人想起历史的兴衰和人物的荣辱,让人在景色之外思考更多的人文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深入细致的描写和对历史人文的思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之思,同时也可以在景色之外找到更多的情感共鸣。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乱花飞絮。又望空斗合,离人愁苦。那更夜来,一霎薄情风雨。暗掩将、春色去。篱枯壁尽因谁做。若说相思,佛也眉儿聚。莫怪为伊,底死萦肠惹肚。为没教、人恨处。
朱家亭子象悬匏,阶莹青莎栋剪茆。瘿挂眼开欺鸲鹆,花缘网结妒螵蛸。有时风月输三虎,无壁琴书属四郊。土木欲知精洁处,社天归燕怯安巢。
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
万壑初收雨,鸦声唁客劳。溪寒鱼队散,秋静鸟行高。碧嶂前兼后,青猿断更号。卷帘双眼远,绕舍绿周遭。
三脚灵龟荒径走,一枝瑞草乱峰垂。昆见闻含山先润,闵兔怀胎月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