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绝顶山,彷佛翠微间。
迹久苔纹碎,云根古木间。
丹成人已去,鹤驾未曾还。
犹有箫吹响,时时下旧山。
无传。
《大涤山》是宋代诗人白元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天坛绝顶的山峰,以及山中的景色和历史传说,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天坛绝顶山,
彷佛翠微间。
迹久苔纹碎,
云根古木间。
丹成人已去,
鹤驾未曾还。
犹有箫吹响,
时时下旧山。
诗意:
诗人以天坛绝顶的山峰为背景,描绘了山峰的景色和历史沧桑感。山峰宛如隐藏在苍翠的微光之间,苔藓纹路因岁月久远而破碎,云雾如根延伸进古老的树木之间。红色已经成熟,人已离去,鹤驾也未曾归来,然而仍然能听到箫声,时常从古老的山间落下。
赏析:
《大涤山》通过描绘山峰的景色和历史传说,抒发了对时光的感慨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的山峰被赋予了人的特征,彷佛翠微间,表达了山峰与自然的融合之美。苔纹碎裂的描写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消磨,强调了人事已去的无常和不可逆转。丹成人已去,表达了人事易变、光阴荏苒的主题。鹤驾未曾还,暗示了一种遥远的传说或神话,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然而,即便时间流转,仍然能听到箫声,这种时时下旧山的景象,给人以希望和安慰,也表达了对历史传统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峰景色和历史传说的描绘,以及对人事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思考,抒发了对时间的感慨、对历史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凝练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