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上诗宰,我常疑退之。
士穷见素守,躁求亦何为。
罗客闻此语,为我一解颐。
岁晚归未得,且过江之西。
未到意先喜,主人贤足依。
江西鱼稻乡,米熟蟹鳌肥。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答韩毅伯五首》是宋代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回答韩毅伯的五个问题,并表达了对士人境遇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答韩毅伯五首
三书上诗宰,
我常疑退之。
士穷见素守,
躁求亦何为。
罗客闻此语,
为我一解颐。
岁晚归未得,
且过江之西。
未到意先喜,
主人贤足依。
江西鱼稻乡,
米熟蟹鳌肥。
译文:
回答韩毅伯的五个问题,
我常常怀疑辞退之。
士人穷困时见素守,
急躁追求又有何为。
听到这番话的罗客,
为我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岁晚归程尚未完成,
暂时过江在西边。
未到目的地却先有喜悦,
主人贤明足以依仗。
江西是鱼米之乡,
稻谷丰收蟹肥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士人的处境和人生追求的思考。首先,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担任诗宰职务的疑虑,认为这一职位可能会束缚自己的创作。接着,他提到士人在困苦时应该坚守素朴的品质,而不是盲目追求功名。这表明了作者对于士人应有的精神追求和品德修养的关注。
在第三、四句中,出现了罗客这一角色,他听到作者的疑虑并给予了解答,从而使作者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除。这体现了诗人倾诉心声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知灼见和智者帮助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在归程中的喜悦和对主人的依赖。作者尚未到达目的地,但已经能感受到喜悦之情,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期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人的贤明和善良给予了作者安心和依托,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和人情世故的思考。
最后两句以江西鱼米之乡的景象作为结尾,描绘了丰收的稻谷和肥美的蟹,呈现出丰饶的农田和兴盛的景象。这种描写暗示了作者对于安定富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士人处境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以及对于真知灼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江西丰饶景象的描写,也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和谐的期盼。
金风暮剪双头蕊,啼脸辞秋嫣血紫。宫女三千罢笑喧,锦云阵冷鸳鸯死。满江烟玉流古香,寻魂吊影愁茫茫。吴天队露衰红湿,一夜波凉小龙泣。
年时床下拜庞公,鸡黍留连日正中。客子倦游归计速,伤心先友转头空。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不行浙右已三年,却上今秋考试船。文禁何妨鸥鹭狎,厨供旋得蟹鱼鲜。远山浮动太湖浪,密树冥蒙小市烟。及过长桥风正恶,倚船无语看青天。
卷起珠帘。看是谁家妃子,收拾金奁。
云安欣及境,小刹为徘徊。殿阁随岩展,轩窗向水开。僧虽持钵出,客自舣舟回。欲住无留计,幽怀亦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