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修然遇古人,千秋遗恨一朝伸。
久干文举尊中酒,虚负渊明头上巾。
缨冠未暇念同室,闭眼自欲观吾身。
幸有元和文似锦,不妨白雪和阳春。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答闳中顺之》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卷修然遇古人,
千秋遗恨一朝伸。
久干文举尊中酒,
虚负渊明头上巾。
缨冠未暇念同室,
闭眼自欲观吾身。
幸有元和文似锦,
不妨白雪和阳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补之对自己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认可的失落感。他自比黄卷修持的学问,渴望遇到过去的伟大人物,以获得他们的赏识。然而,他的才华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感到遗憾。他感叹自己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赏,仿佛虚负了渊明(指文学家谢灵运)的名声。他还表达了对自己的生活状况的不满,觉得没有机会思考家庭生活,只能闭上眼睛自省自己的身份。然而,他幸运地拥有写作才华,可以创作出像元和文(指贺知章的文风)一样美丽的作品,这使得他仍然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晁补之内心的苦闷和不满。他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但却感到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诗中的黄卷修然指的是文采出众的学问,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豪和渴望。虚负渊明头上巾则暗示了他对谢灵运的敬仰和自愧不如。诗中的缨冠未暇念同室,闭眼自欲观吾身表达了他在忙碌的生活中缺乏时间思考和反省自己的身份。然而,诗的结尾显示了他对自己写作才华的自信和希望,他相信自己仍然有机会创作出美丽的作品,不管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天还是在阳春明媚的季节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绘,表达了晁补之对自己才华的无奈和追求的渴望。同时,他也展现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坚持,相信自己的才华会得到认可和回报。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作者的情感,是晁补之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溪头石佛泗洲身,半染鑪烟半路尘。儿女一盘清净供,苏溪茶点建溪春。
隔日春先立,崇朝岁始除。去来身不定,好恶梦皆□。□□千山外,舟车一月余。岂真休客担,犹□□家书。
潮来沙碛平,月落海门曙。汀蒲转风叶,堤柳摇烟絮。江头春可怜,天涯人独去。有歌送君行,无酒留君住。雪浪没沙鸥,云帆出江树。回首读书堆,青山不知处。
长干白下相逢少。
江城物候伤心地,远寺经过禁火辰。芳草垄边回首客,野花丛里断肠人。紫荆繁艳空门昼,红药深开古殿春。叹息光阴催白发,莫悲风月独沾巾。
年半为郎妇,郎去戍采石。又云戍濠梁,不得真消息。半年无信归,独自宋罗帏。西风吹妾寒,倩谁寄郎衣。姑老子在腹,忆郎损心目。愿郎征战早有功,生子有荫姑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