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答李侍御问》

入道曾经离乱前,长干古寺住多年。
爱贫唯制莲花足,取性闲书树叶篇。
自笑不归看石榜,谁高无事弄苔泉。
身外空名何足问,吾心已出第三禅。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作品评述

诗词《答李侍御问》描写了作者入道修行之前的离乱生活及修道后的清静生活。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入道曾经离乱前,
长干古寺住多年。
爱贫唯制莲花足,
取性闲书树叶篇。
自笑不归看石榜,
谁高无事弄苔泉。
身外空名何足问,
吾心已出第三禅。

诗意:
这首诗以对李侍御的回答形式写就,描述了作者皎然入道修行之前的离乱生活和长期居住在长干古寺中的一段经历。诗人喜爱清贫的生活,只满足于拥有寺中的莲花一只足的脚板和树叶篇的书籍,展现了他离世俗生活的态度和修行的心境。作者心怀自嘲之情,笑称自己不再归看石榜,不再追求荣誉名利,而是沉浸于无拘无束的自在境界之中。他认为世俗的名利已无需再问,因为自己的内心早已经达到了第三禅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以服从请求的方式写就,整体抒写了作者修行前后的生活和思想变化。首句“入道曾经离乱前”交代了作者离开尘世的生活,进入修行的道路。接着描述了他长期住在长干古寺的经历,表现出对清贫生活的喜爱和对修行的专注。诗中“爱贫”一词表明他对贫穷的态度,而“制莲花足”则暗示他满足于寺中莲花的一只足的脚板,寓意着他对生活的简朴要求。接下来的“取性闲书树叶篇”描述了他生活的闲散和对读书的爱好。接下来的“自笑不归看石榜,谁高无事弄苔泉”,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以朗逸自然的语言风格,渗透着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修行境界。最后两句“身外空名何足问,吾心已出第三禅”则表达了作者对外界评价的不屑和自我认可的心态,显示了修行的境地与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身修行生活的描摹,展示了作者跳脱尘世的追求,进入心灵自由的散心境地,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 《七十九吟十首》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 《偈颂七十八首》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应色应声,随听随眺。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云日低时字雁横,夜蟾落处孤猿叫。

  • 《挽鉴机先和尚》

    曾将一苇渡瀛洲,信脚中原万里游。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经留翙几香犹炧,棋敛纹楸子未收。老我飘蓬江汉上,几回中夜惜汤休。

  •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 《毗陵东山》

    昔人别馆淹留处,卜筑东山学谢家。丛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尽隔烟霞。重开渔浦连天月,更种春园满地花。依旧秋风还寂寞,数行衰柳宿啼鸦。

  • 《闲居杂兴十首》

    亦有入城路,门前秋草长。荷锄书在手,负锸醉为乡。霜流溪流涩,厨烟树叶香。为贫从俭约,犹欠半年粮。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