洚水应垂儆,高穹岂不仁。
发陈遵故事,执咎定何人。
岸落溪容改,山摧土色新。
伤心问耆旧,谁与吊斯民。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大水二首》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作品,该诗描绘了洚水泛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灾难与人民困境的关切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大水泛滥之际,洚水应当垂儆,高天岂能不仁。面对洪水肆虐,难道上苍不应该怜悯百姓吗?洚水是指洚河,此处用以象征洪水灾害。
有发生陈遵的故事,执掌责任的人又是谁。陈遵是历史上一个贪官,此处用以引申为贪污腐败的官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腐败现象的谴责,同时对负责任的人提出了质问。
水退后,岸边的溪水容貌改变,山上的土地颜色也有所不同。这里表达了自然界的变迁,暗示着洪水过后的景象已经发生了改变,世事无常。
诗人感伤地询问那些经历过往事的老人,谁来同情这些受难的百姓。诗中透露出对人民困境的关切和同情之情。
整首诗以洪水泛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探讨社会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灾难和社会困境的关切,以及对腐败现象的谴责。在表达中融入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人民的困境,使诗词更富有感情和意境。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忽弃国中去,疑为方外游。早知守都厕,何似莫仙休。
刹那灭却阿鼻业,阎罗共我休分别。洋铜铁汁即醍醐,火轮便是禅心月。
自分男儿未着鞭,龙驹伏枥更多年。张仪舌在堪谋国,阮籍途穷只问天。弹铗空歌云梦句,焚香静读楚骚篇。吟魂常绕江湖上,莫道闽中无杜鹃。
眼暗头童负圣时,齿牙欲脱更堪悲。暮年渐解人间事,蒸食哀梨亦自奇。
胡沙不隔汉家天,一节坚持十九年。白首微官甘属国,耻随李卫老戎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