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君临问我何堪,剩欲从君十日谈。
老退不应称敏捷,颜苍宁复借红酣。
世间公器毋多取,句里宗风郤饱参。
陋巷远孙还好学,未容光禄擅东南。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答颜生》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烦君临问我何堪,
剩欲从君十日谈。
老退不应称敏捷,
颜苍宁复借红酣。
世间公器毋多取,
句里宗风郤饱参。
陋巷远孙还好学,
未容光禄擅东南。
译文:
心烦意乱,你来问我何去何从,
仍愿与你共话长达十日。
虽然年事已高,不应自称机敏灵活,
你的容颜虽然苍老,却依然借酒热情高涨。
世间的荣华富贵并不多取,
我的诗句中承载了古人的风韵和智慧。
我居住在偏僻的巷子里,但远亲的子孙依然勤于学习,
尽管未曾享受过官职和荣耀,却在东南地区广受赞誉。
诗意和赏析:
《答颜生》这首诗词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陈师道的心境和态度。诗人与颜生进行对答,表达出自己的悠然自得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首句“烦君临问我何堪”,诗人表明自己心境的烦躁,颜生的到来似乎引发了一些纷扰。接下来的“剩欲从君十日谈”,诗人表示愿意与颜生共话长达十日,显示出他对友谊和知识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老退不应称敏捷,颜苍宁复借红酣”,诗人自谦自己年事已高,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敏捷。而颜生虽然容颜苍老,但因酒而热情高涨,显示出他依然保持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古人智慧的追求。诗人认为世间的权势富贵并不值得追逐,他更看重自己诗句中体现的古人的风韵和智慧。尽管他居住在偏僻的巷子里,但他的远亲后代却积极好学,显示出陈师道对教育和知识的重视。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陈师道超脱尘俗、宁静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古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追求。诗人以对话的形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看法,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美好画面。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一别于今又五年,关河风雨梦相牵。羡君老有惊人术,愧我贫无使鬼钱。淮雁南来斜作字,楚江东下直如弦。子云罢献《长杨赋》,头白归来草《太玄》。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
香罢宵薰,花孤昼赏。粉墙一丈愁千丈。多情春梦苦抛人,寻郎夜夜离罗幌。好句刊心,佳期束想。甫愁春到还愁往。消魂细柳一时垂,断肠
聚远楼头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由到,真是瑶台第一重。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况复周孔教,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