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欢声听野农,题舆今有曲江公。
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风霁月中。
席有新诗吟客满,案无滞牍讼庭空。
只愁骥足难淹久,行捧丝纶入汉宫。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代谒张别驾》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乡间,听到了欢快的农民劳作声。题舆是指舆论中有关曲江公园的议论。我身为官员,寒露时节,寒冷的露水结成了清冰。然而,我的心境却如同明媚的风光和晴朗的月光一样。在宴席上,我吟唱着新创作的诗歌,客人满座。案上没有滞留的诉讼文件,庭院也是空荡荡的。我唯一的担忧是我的骏马蹄步难以长久地遮没,因为我还要承担着进贡丝纶入汉宫的重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姚勉作为一位宋代官员的境遇和心境。诗人进入乡间,聆听到农民辛勤劳作的欢声,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活力。题舆指的是曲江公园,这里象征着人们议论纷纷的舆论场。官居之身,诗人在寒露时节感受到了清寒的冰露,但他的内心却处于一种明朗、宁静的状态,如同光风霁月般清澈明亮。
在宴席上,诗人吟唱着自己新创作的诗歌,座上客人满座,显示了他才思敏捷和文采飞扬。案上没有滞留的牍状诉讼,庭院也是空荡荡的,这可能暗示着他作为官员的清廉正直和治理有方。然而,诗人心中唯一的忧虑是,他所骑乘的骏马难以长久地留在这个宁静的乡间,因为他还要承担着进贡丝纶入汉宫的任务。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官员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宁静和自由的向往,以及作为官员的忧虑和责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美好的自然景色与官员的身份与责任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久住巴兴寺,如今始拂衣。欲临秋水别,不向故园归。锡挂天涯树,房开岳顶扉。下看千里晓,霜海日生微。
可之有,因赋是词付何琮,俾歌之以侑一醉。雪霁春已半,露重午方暄。一筇挂上高绝,便觉眼前宽。指点数家楼阁,检校一村花柳,绿水接青烟。峦岫竞围绕,风日更清妍。闹媒蜂,纷使蝶,菜花繁。少年正尔行乐,谁复顾华颠。自有此丘此坂,那得游人箫鼓,暖响出中天。归步不妨晚,
涉险何如过虎牢,白云堆里著身高。登临我欲招元亮,谈笑时能接李翱。人境地下看犹粟,洞天西去有蟠桃。学仙恐是虚无说,且向峰头跨六鳌。
野蔬出芋惯寒酸,羹绿虀黄顿顿餐。直到新年立春日,却无生菜上春盘。
痴绝有庵不肯住,弄老挑云径山去。地水火风分裂时,亲书赠予黄葛布。蜕封读罢咽无语,会得龙须能辟暑。岂知玉骨本清凉,书则珍藏布不取。源老忽踏幽深路,道在隔山遥望处。巨帙已载闲葛藤,何堪又送闲家具。开眼一看笑呵呵,犹有这个可奈何。来而不往非世法,聊效芹忱愧不多。
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开元天子千秋节,戚里人家承露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