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南去善阳关,身逐归云到处闲。
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是唐代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单于南去善阳关,
身逐归云到处闲。
曾是五年莲府客,
每闻胡虏哭阴山。
诗意:
这首诗以单于(匈奴的首领)罢战归来并题诗于善阳馆为背景,表达了单于在征战之后的闲适心境和对胡虏哭泣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单于南去善阳关":单于是匈奴的首领,南去善阳关可能指他结束了一场南方的战争,准备返回北方。这一句以简练的方式交代了背景。
2. "身逐归云到处闲":单于战争结束后,回归云彩之中,表示他开始了闲适的生活。"身逐"表达了单于身体随云飘动的意象,"到处闲"则表现了他随意自在的状态。
3. "曾是五年莲府客":这句中的"五年莲府客"指单于曾经在莲府(可能是指唐朝的官府)停留了五年,作为客人受到款待。这里通过使用"莲府客"一词,描绘了单于在外游历的经历。
4. "每闻胡虏哭阴山":这句表达了单于在闲暇之余,常常听到胡虏(指匈奴人)为阴山(匈奴的发源地)的命运而哭泣的声音。这里通过"胡虏哭阴山"的形象,传达了单于对胡虏民众的思考和关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单于战后的闲适心境和对胡虏的思虑。通过描述单于南去、归云、闲适、胡虏哭泣等情节,诗人展现了单于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转变和内心的体验。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后事态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追求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和人道主义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海馔糖蟹肥,江醪白蚁醇。每恨腹未厌,夸说齿生津。三岁在河外,霜脐常食新。朝泥看郭索,暮鼎调酸辛。趋跄虽入笑,风味极可人。忆观淮南夜,火攻不及晨。横行葭苇中,不自贵其身。谁怜一网尽,大去河伯民。鼎司费万钱,玉食罗常珍。吾评扬州贡,此物真绝伦。
晓起微凉病骨苏,国香和露到贫居。我今不向当门种,免被时人取次锄。
有客相傅群暑芳,采莲不用采花房。绿盘擎重盛珠露,碧管虚中溜玉浆。象鼻卷风随手曲,良脐入水透肌香。醒来忽忆涪翁句,摘贯分甘共母党。
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只应霜月明君意,缓抚瑶琴送我愁。山远莫教双泪尽,雁来空寄八行幽。相如若返临邛市,画舸朱轩万里游。
凌虚风马来无迹。水净山光出。松间孤鹤睡残更。唤起缑箫飞去、与云平。新亭聊共丰年悦。一醉中秋月。江山拟作画图临。乐府翻成终胜、写无声。
白石峰犹在,桥横一径微。多年无客过,落日有云归。水净苔生发,山寒树著枝。如何方广寺,千古去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