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鸣岁阴,芸物已归静。
郊原何萧瑟,松竹自清整。
道傍足幽意,林屋甚井井。
鸡犬在篱落,沙水暮光映。
古来奇逸士,往往吒兹境。
吾行将安得,怅望沧水永。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道傍水行可爱》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行走道路旁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寒风鸣岁阴,芸物已归静。
郊原何萧瑟,松竹自清整。
道傍足幽意,林屋甚井井。
鸡犬在篱落,沙水暮光映。
古来奇逸士,往往吒兹境。
吾行将安得,怅望沧水永。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寒风呼啸,岁月阴沉。大地上的植物已经进入了冬眠的状态,一片宁静与寂静。郊原间寂静而凄凉,但松竹却自有一种清秀整齐之美。走在道路旁,感受到了幽静的意境,林间的小屋井井有条。篱笆边鸡犬相闲,沙水中映照着黄昏的余晖。
诗中提到了古代的奇逸士,他们往往能发现和欣赏这种境界。然而,诗人自己行走于这样的环境中,却无法获得内心的宁静,只能心怀忧郁地望着那永恒流淌的沧水。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描绘寒冷的冬天,孙应时表达了自己对寂静与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哲思,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内心宁静与相对安宁状态的思考。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接石为槽绕画檐,清风爽气坐来添。恰从天外为飞瀑,又向人间作水帘。
久不在城市,少留心怅然。幽芳可揽结,伫子饮云泉。
自叹平生老道涂,不堪泥雨又驱车。鹭鹚第一清高底,拂晓溪中有干无。
彼鼠侵我厨,纵狸授粱肉。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膻腥逼绮罗,砖瓦杂珠玉。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何意天乐中,至今奏胡曲。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生为名家女,死作
云长不绝旧君情,元直终随老母行。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多谢曹刘存大度,任教忠孝得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