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分符竹,因循度岁华。
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
触石云频起,衔山日易斜。
潮平聚渔市,木落见人家。
吏隐偏知幸,民谣岂敢夸。
无嫌勾漏僻,且得养丹砂。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到郡满岁自遣》是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到郡满岁自遣》
作者:杨亿(宋代)
迢递分符竹,
因循度岁华。
地将鲸海接,
路与凤城赊。
触石云频起,
衔山日易斜。
潮平聚渔市,
木落见人家。
吏隐偏知幸,
民谣岂敢夸。
无嫌勾漏僻,
且得养丹砂。
中文译文:
万里长路曲折婉转,年岁循环如常。
大地延伸至鲸鱼的海洋,道路如凤凰城那样负债。
身触磐石,云层频繁升起,山峦衔日渐斜。
潮水平静,汇集着渔市的繁忙,树叶凋落,人家逐渐可见。
官员隐藏自己的幸福,民间歌谣不敢夸耀。
无嫌勾心斗角的偏见,暂且享受养生的仙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感悟。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经历。
诗的开头,通过"迢递分符竹"的描绘,表现出旅途的曲折和漫长。接着,诗人描述了大地与鲸鱼海洋相接,将道路与凤凰城相对比,暗示自己身处辽阔的天地之中,旅途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触石云频起,衔山日易斜"的描写,表现出诗人行走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随后,描绘了潮水平静的景象,以及汇聚的渔市和凋落的树叶,展现出一幅安宁而富有生机的田园风光。
最后两句"吏隐偏知幸,民谣岂敢夸。无嫌勾漏僻,且得养丹砂",表达了诗人对官员和民间的不同观察和感受。官员隐藏幸福,不愿张扬,而民间歌谣则谦卑谨慎。诗人不嫌弃官场的勾心斗角,只求保持偏离尘世的心境,享受养生的仙丹。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官场和民间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清心寡欲的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的笔触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杨亿独特的写作风格。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