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石路彻中峰,树影泉声在半空。
寻去未应劳上下,往来殊已倦西东。
髭根尽白孤云并,心迹全忘片月同。
长忆高窗夏天里,古松青桧午时风。
山袍不称下红尘,各是闲居岛外身。
两处烟霞门寂寂,一般苔藓石磷磷。
禅关悟后宁疑物,诗格玄来不傍人。
月照经行更谁见,露华松粉点衣巾。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道林寺居寄岳麓禅师二首》诗意深远,描绘了作者在道林寺居住的生活情景,并表达了对禅理和诗境的思考和感悟。诗人感叹自然山水的宁静和美丽,颂扬禅境的静谧和高远,表现了对纷扰世界的疲倦,向往偏僻清静的生活。
诗中写道,道林寺门前的石路通向中峰,树影和泉声在空中交织。诗人寻找远离尘嚣的去处,但上山和下山都未能使他满意,往来的行走已经使他感到疲倦。诗人的髭根已经全白了,他的心迹却已全然忘却,只想追寻一片月光的随波逐流。诗人长久怀念过去夏天里的高窗,那时古松和青桧在午时的风中摇曳。诗人认为穿上山袍不适合走进尘世纷扰,他们每个人都是岛外的闲居者。第二首写道,两处禅关独自静寂,犹如苔藓覆盖的石头。诗人在悟道之后,一切物象都不再让他怀疑,而且他的诗境也来自于玄妙的心境,不受外界干扰。月光照耀下的行走,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见,露珠和松粉落在他的衣巾上。
整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追寻清静和高远的生活理想,对尘世纷扰的疲疲倦,以及禅境的静默和心灵的净化。诗人借道林寺居住的环境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追求,以及对诗境的品味和诗作创作的态度。
中文译文:
《道林寺居寄岳麓禅师二首》
门前石路通中峰,树影泉声在半空。
寻去未应劳上下,往来殊已倦西东。
胡须已尽皆白发,心迹已全忘记同。
长忆高窗夏天里,古松青桧午时风。
山袍不适红尘里,各是闲居岛外身。
两处禅关静默悄,一般苔藓石磷磷。
禅道了悟宁可怀疑,诗境玄妙不依附人。
月光照行谁看见,露珠松粉点衣巾。
江渎池头烂醉归,青旗日晚插城扉。正驰玉勒冲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老境渐侵欢意尽,旧游欲说故人稀。凭高三叹君知否,倦鷁无风亦退飞。
归未卜。频倒金驱纤玉。明月绡窗停剪烛。搦愁题蠹绿。秋水娟娟鱼目。腰素几分销缩。接得云笺无意读。雕鞍何处宿。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相期老眼横遥碧,莫着征衫走软红。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三年小度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规模内相雄文里,景物时贤杂咏中。前辈风流何敢似,后来评论想能公。谁曾寤寐声形隔,真乐从兹触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