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荫南山。
应嗟无地逃斤斧,岂愿争明爝火间。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道旁大松人取以为明》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甲虬髯不可攀,
亭亭千丈荫南山。
应嗟无地逃斤斧,
岂愿争明爝火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棵高大的松树,它高耸入云,形如龙甲,长有蓬勃的胡须,让人无法攀爬。它挺拔亭亭,高达千丈,给南山带来了浓厚的阴凉。诗人感叹这棵松树无处可逃避砍伐的命运,他不愿意在明亮的火光之间争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棵高大的松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权力斗争的反思。
首先,诗人以松树为喻,形容其高大挺拔,宛如龙甲,胡须纷飞。这种形象描绘了松树的威严和无可侵犯的态势,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壮观。通过这种对自然界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其次,诗人用"亭亭千丈荫南山"来形容松树的高大,意味着它给南山带来了巨大的阴凉和遮蔽。这里的南山可以视为世俗的权力和争斗之地,而松树则是对这种斗争的反思。诗人暗示,与其在权力斗争中争夺光鲜和名利,不如选择像松树一样高洁、崇高而无可攀附。
最后,诗人用"应嗟无地逃斤斧"和"岂愿争明爝火间"来表达对松树命运的叹息和拒绝。诗人认为,松树无法逃避被砍伐的命运,而他自己也不愿意卷入权力斗争的明争暗斗之中。这种态度显示了诗人对权力斗争的淡漠和对清净高洁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高大的松树,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权力斗争的反思。诗人以松树高耸入云、不可攀爬的形象,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通过把松树与南山的阴凉相连,暗示了对权力斗争的拒绝和对清净高洁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既展示了松树的壮丽和威严,又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疏离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