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矣知无憾,贤愚共此途。
白驹驰白日,黄发掩黄垆。
和氏终归赵,干将不葬吴。
拏痾如可强,犹拟尊生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悼王子开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已矣知无憾,
贤愚共此途。
白驹驰白日,
黄发掩黄垆。
和氏终归赵,
干将不葬吴。
拏痾如可强,
犹拟尊生刍。
中文译文:
已经了解了,知道没有遗憾,
贤与愚共同走这条路。
白色的马奔驰在白日之间,
黄发的人在黄土坡上埋葬。
和氏(指楚国的和氏璧)最终归属赵国,
干将(指干将莫邪剑)不会葬在吴国。
执拗的病痛若能变得强大,
还愿意尊重生命中的琐碎。
诗意和赏析:
《悼王子开五首》是秦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悼文。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的王子开的哀悼之情,并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诗的开篇,秦观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人生没有遗憾的觉悟,认为无论贤者还是愚者,都要面对生命的终结,这是无法避免的命运。
接下来,秦观使用了白驹和黄发的意象,暗示了光阴的流逝。白驹是一匹奔驰的白色马,象征着时光的流转迅速,而黄发则暗指衰老和死亡,掩盖于黄土之下。
诗的后半部分,秦观通过历史典故来表达对王子开的告慰之情。他提到和氏归赵,指的是楚国的和氏璧最终被赵国所得,暗示着逝者的归宿。而干将不葬吴则是指干将莫邪剑没有被埋葬在吴国,也是在表达逝者的离去和离散。
最后两句诗,秦观以拏痾(病痛)和尊生刍(尊重生命中的琐碎)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他认为,即使执拗的病痛有时候能够让人变得坚强,但人们仍然应该尊重生命中那些微小而平凡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生命的思考。逝者的归宿和生命的短暂都成为诗人反思人生的触发点,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欲把一竿苕水上,鸥波千顷看秋云。
水澄熊白成壶酒,枫染猩红满路旗。坐待西风迎素月,青天笑我独诗痴。
宜秋门外喜参寻,豪竹哀丝发妙音。金爵日边栖壮丽,彩虹天际卧清深。已烦逸少书陈迹,更属相如赋上林。犹恨真人足官府,不如鱼鸟自飞沉。
如今推也,是子是贼,买帽相头,食鱼去骨。
诗见阳枋一。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