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客熟无那,池中鱼不自濡。
安得凉烟泛坐,绿荷尽日跳珠。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祷雨木栏堂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造
诗意和赏析:
《祷雨木栏堂四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描绘了一个池塘边的景象。这首诗通过对池塘中客人和鱼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期盼和对清凉、宁静环境的向往。
译文:
池塘中的客人已经熟睡,没有什么动静,
池塘中的鱼儿却不自觉地湿润自己。
多么希望能够坐在凉烟之中,
绿色的荷叶整日上下跳动着珍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宁谧的场景。作者以池塘为背景,通过对池塘中客人和鱼儿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雨水的期待和对清凉环境的向往之情。
首句“池上客熟无那”暗示池塘旁的客人已经安静入眠,没有什么动静,形成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而“池中鱼不自濡”则揭示了池塘中的鱼儿不需要额外的努力就能得到滋润,也暗示了作者希望能够像鱼儿一样自然、轻松地享受雨水的滋润。
接下来两句“安得凉烟泛坐,绿荷尽日跳珠”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环境的向往。作者希望能够坐在凉烟之中,感受清新的气息和凉爽的氛围。绿色的荷叶在雨中不停地上下跳动,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整个景象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祷雨木栏堂四首》以其简练、凝练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雨水的期待。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清凉、宁静之境的渴望,同时也能够通过诗中的意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
见说诗并赋,严陵已尽刊。未能亲去觅,犹喜借来看。纸上春云涌,灯前夜雨阑,莫先朝路送,政好遗閒官。
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时方重右职,蹉跎独海隅。
浮世浮华一断空,偶抛烦恼到莲宫。高僧解语牙无水,老鹤能飞骨有风。野色吟馀生竹外,山阴坐久入池中。禅师莫问求名苦,滋味过于食蓼虫。
千里入黄云,羁愁日日新。疏钟关路晓,远雨寒山春。南眺有归雁,北来无故人。却思陪宴处,回望与天邻。
山川有佳处,神物严守卫。自非夙有因,孰敢发其秘。众壑拥流泉,青间见白沸。洗我杖与屦,时作深入计。要须乡道先,行与老人值。指我洞壑已,忽不知所诣。劚荒划巨石,稍去眼中翳。豁然大厦开,位可百人置。嵌严一日出,自此沓游骑。开山属老夫,爱山必同类。甚畏长风寒,当暑
买褚得薛不落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