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阑干日未斜,四围不著一山遮。
浪花滚滚翻春雪,烟树霏霏夹暮霞。
壮丽中居荆楚会,风流元向蜀吴夸。
楼头恰称元龙卧,切勿轻嗤作酒家。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登江陵沙市楚楼》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江陵沙市楚楼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江陵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荣耀的思念之情。
诗中首句"徙倚阑干日未斜,四围不著一山遮"描绘了作者倚在楼阑上,太阳还未西斜,周围没有一座山峰遮挡的情景。这表现出江陵平坦开阔的地貌,也暗示了作者的高处眺望之感。
接着,"浪花滚滚翻春雪,烟树霏霏夹暮霞"这两句描绘了江水中波浪滚滚,犹如春天的飞雪,烟树的烟雾笼罩着夕阳的霞光。这种形象的描绘给人以壮丽、奇绝之感,也增添了诗中景色的层次感。
接下来的两句"壮丽中居荆楚会,风流元向蜀吴夸"表达了江陵作为荆楚之地的壮丽景色,吸引了来自蜀地和吴地的人们前来赞美。这里的"壮丽中居"既指江陵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最后两句"楼头恰称元龙卧,切勿轻嗤作酒家"则描绘了楼头的建筑风格,以及作者对那些轻视楼阁的人的告诫。"元龙卧"形象地比喻楼阁的雄伟壮观,而"切勿轻嗤作酒家"则暗示了楼阁的庄严不可小看。
整首诗以江陵沙市楚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楼阁的庄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景物的热爱和自豪感。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展现了对江陵地域的赞美和对历史荣耀的向往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感悟,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江陵美景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朔风飕飕著古梅,寒枝冷落俟春回。可怜雪萼无人问,乞借阳和早放开。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今朝风物甚美,明日阴晴未知。夕阳无回照理,落花有上天时。
向来得秘藏,着意国风初。一字呕心出,十篇随手书。天成新句熟,月煅古人疎。长铩非君敌,区区恃棘锄。
种田不收一年事,取妇不著一生贫。风吹白日漫山去,老却郎时懊杀人。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