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北寺非无约,瘦骨禁寒未敢前。
寄语惊风并急雪,多情多感况中年。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登頫江三绝赵宰增为四复次韵答之·追和》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思念和对中年时光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在寒冷季节中坚持前行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以东园北寺为背景,作者借景抒怀。诗人将寺庙的贫瘠和严寒与自己内心的坚守和追求相互呼应。他形容自己犹如瘦骨般瘦弱,禁受着严寒的侵袭,但却仍未敢踏出寺庙的门前,意味着对于未知的未来还存在着一份顾虑和不确定。
寄语惊风并急雪,表明作者对于风霜雪雨的严峻环境并不畏惧,反而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激起更多的情感和感慨。这里的"多情多感况中年"指的是中年时期的作者,他在这个阶段经历了更多的情感和体验,对生活更加多感,对世事更加深思。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中年时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凝练而深远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首诗通过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充实人生的追求。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于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于时光的珍视。这种对于中年时光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普遍的人生意义,引发了读者对于自身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应色应声,随听随眺。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云日低时字雁横,夜蟾落处孤猿叫。
曾将一苇渡瀛洲,信脚中原万里游。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经留翙几香犹炧,棋敛纹楸子未收。老我飘蓬江汉上,几回中夜惜汤休。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昔人别馆淹留处,卜筑东山学谢家。丛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尽隔烟霞。重开渔浦连天月,更种春园满地花。依旧秋风还寂寞,数行衰柳宿啼鸦。
亦有入城路,门前秋草长。荷锄书在手,负锸醉为乡。霜流溪流涩,厨烟树叶香。为贫从俭约,犹欠半年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