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清哦癖在肠,握筇苍磴履重霜。
玲珑堕壑乳泉响,萧瑟到门松吹香。
高寒夜雨冻一色,虚净晓云流五光。
社散荷枯有遗友,目青须发半沧浪。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登祥云庵谒东林明首座》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攀登祥云庵参见东林明首座,
伐木清哦癖在心中,握着青筇踏上险峻的山路。
山巅玲珑的瀑布跌入深谷,水声回响不绝;
寒霜覆盖苍磴,脚下的路途凝结了厚重的霜。
松树在风中发出凄凉的吹奏声,萧瑟之音传至庵门,带来一股香气。
高山寒冷的夜雨使世界变成一片冰封的色彩,
清晨空旷的云彩散发着五彩斑斓的光芒。
禅院中的僧徒已散去,只有荷花枯萎孤寂地留下,
目光苍老的朋友们仍在,他们的青春已如半浪淘沙。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攀登祥云庵,拜见东林明首座的经历。他描绘了登山的艰辛和寒冷,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诗中以自然景物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作者通过形容描绘的方式,将读者引入了一个高山环绕、幽静清凉的禅院,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伐木清哦、苍磴履、玲珑堕壑、萧瑟到门等,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山林的景色和氛围。
除了描绘景物,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提到社散荷枯有遗友,目青须发半沧浪,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融入使诗歌更具人文关怀,加深了读者对诗意的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友谊的赞美和思考。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境和情感,产生共鸣,并从中获得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启示。
曩时曾作家山游,亭有翠麓排新幽。疏轩密牖竹锵戛,烈风劲雨松飕飀。呀然出户瞰山足,屹然数竿围上头。扫除云峰耸客步,煎煮锡水供茶瓯。我时既合众宾饮,醉岸山帻心迟留。山僧领我丐诗榜,诗未脱吻惊旋辀。四方环走倏已晚,十载负约今方酬。珍蓝增葺想胜旧,我已白首縻藩州。
春晓喜新晴,聊为野外行。残花红雨乱,垂柳绿丝轻。路入藏云寺,山围走马城。空余怀古意,往事与谁评。
斜日满江楼,天涯照背流。同人在何处,远目认孤舟。帆省当时席,歌声旧日讴。人浮津济晚,棹倚泬寥秋。晴阔忻全见,归迟怪久游。离居意无限,贪此望难休。
桐阴重碧,豆叶轻黄,溪沙过雨无泥。尽卷纤云,一钩凉月楼西。寻思昔游历历,记回廊纤手曾携。好风度,爱吹衣香细,点屐声低。谁道离多会少,比露蛩秋蟀,只解凝啼。恨别江淹,旧时南浦都迷。输成双星岁岁,料红墙银汉难跻。孤梦远,尚牵人横阁小梯。
冬日易惨恶,暴风拔山根。尘沙落黄河,浊波如地翻。飞鸟皆束翼,居人不开门。独我赴省期,冒此驰毂辕。陕城城西边,逢子亦且奔。所趋事一心,相见如弟昆。我惨得子舒,我寒得子温。同行十日程,僮仆性亦敦。到京人事多,日无闲精魂。念子珍重我,吐辞发蒙昏。反复千万意,一百
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