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避俗翁,庞公竟独往。
明明君臣契,牢落吾安放。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第一百六十三》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陶潜避俗翁,
庞公竟独往。
明明君臣契,
牢落吾安放。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思考。陶潜是指陶渊明,他是一个避世隐居的文人,而庞公则代表了世俗的权势和利益。诗中,庞公选择独自前往,而陶潜则选择避开世俗的纷扰。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忠诚和正直的坚守,以及对权力和利益的冷漠。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追求。陶潜和庞公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避开世俗的态度。诗中的“明明君臣契,牢落吾安放”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坚守,他认为只有坚守这些价值观,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安宁。
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但也充满权谋和尔虞我诈的时期,作者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回避。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权力和利益的冷漠态度。它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穹旻炎壒歇,颢气袭中闺。倦鹊兼河转,初蟾共月西。客愁无处所,世虑足端倪。清客才成泫,皋禽且稳栖。
百丈狸奴面,沩山鬼睛眼。见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
屋东菊畦蔓草荒,瘦枝山草三尺长。碎金狼藉不堪摘,扫地为渠持一觞。日斜大醉叫堕帻,野花村酒何曾择。君不见诗人跌宕例如此,苍耳林中留太白。
家住武夷精舍边,若非悟道必逢仙。不为宰相浑闲事,只作名医也自贤。羞与市争伯林价,尽教人负宋清钱。幔亭泉石应如故,安得相从刺钓船。
光风先放越溪春,萧散寻诗索笑人。藜杖前头春浩荡,三生应是主林神。
庭空不张爵萝,林静可窥鸟窠。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