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池塘,乱红过尽秋千晚。
絮飞欲倦。
正是帘初卷。
睡起无情,犹道天涯远。
羞匀面。
乍惊红浅。
梦自无人见。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点绛唇(和邓中甫晚春)》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燕子归来的池塘,乱红花已经凋谢,秋千晚上度过。
柳絮飞舞,显得有些疲倦。窗帘刚刚卷起。
从睡梦中醒来,心中没有一丝情愫,只觉得天涯漫长。
羞红的面颊没有匀称,初开的花朵仿佛惊艳但浅薄。
梦境自己独自欣赏,无人能够目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晚春的景象,通过燕子归巢、花谢、秋千摇晃等意象,展示了时光流转和生命的短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柳絮飞舞的景象,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柳絮也疲倦了。窗帘初卷的描写表明夜晚刚刚开始,而诗人却从睡梦中醒来,感叹天涯漫长,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时光的无情感叹。最后,诗人以羞红的面颊和惊艳但浅薄的花朵,表达了自身的羞涩和内心的真挚情感。而梦境中的景象只能独自欣赏,没有人能够分享,暗示了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思念和内心情感的诉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融,给人以深深的触动,使人对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有所思考。同时,诗中的孤独和无奈情绪也引发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的思考。
王土平平。正海息波澜,岳敛云烟。三景虚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诸天。有流霞洞焕,映黍珠、徐下空玄。绝形言。见千真拱极,万气朝元。当时鹤鸣夜半,感真符宝篆,特地清传。碧湛龙文,红凝龟篆,绛衣舞鬣蹁跹。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飞仙。已千年。亘灯灯续焰,光朗无边。
抹月涂风画有声,等闲人见也愁生。听莺桥下波仍绿,走马台边月又明。芳草路多人去远,梅花春近鸟衔争。残更亡寐难同梦,为雨为云只自行。
祥符额赐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
昔趋魏公子,今事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黄沙扬暮霭,黑海起朝氛。独与君携手,行吟看白云。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对月无何添雅致。丛绿花黄偏有异。正是遇重阳,霜露冷、宜呈祥瑞。清香覆我如言志。害风来、且休攀视。应共到蓬莱,琼筵上、众仙颁赐